老徐,06年本科毕业后出国,多伦多大学统计学博士,2015年海归大学任教。
留学值不值?
以前,中国人出国可以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可以挣高工资,可以“镀金”之后再回国。现在,我们经常听到,看到的是“海归变海待”,以及其它很多关于留学生的负面新闻。那么留学还值不值得呢?如果是抱着随便出趟国待几年,随便读了大学,随便念个中介推荐的专业,回国之后就能找到好工作,接着就“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这样的想法的话,那留学可能就没有那么值了 ,留学远没有想象的这么“随便”且美好。
老徐认为留学这件事本身是很好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很宝贵的人生经验,可以丰富自己的世界观。在国外陌生的环境真正的学习,工作过几年,和在国内旅游或者出国走马观花逛几天是有很大不同的。不过,要让留学的投入和产出成正比,首先要正确看待留学这件事,不能为了远离父母,出国玩两年,或者逃避高考,以及看到朋友出国就出国,诸如此类“无厘头”的原因就选择留学;其次,需要有一个好的留学规划国外在职学位班,比如选择哪一个国家,学校,专业,需要考虑家庭的经济情况,自己的兴趣,以及对未来职业的期许等等;最后,还要做好付出和吃苦的准备。老外也有很多聪明勤奋的人,况且现在几乎每所大学里的中国同胞都不少,要想有一份不错的成绩单,要想找到好的实习工作,都是需要竞争,需要努力的。老徐做助教和讲师期间,见过不少平时不学习,考试前后就找中国老师或助教(觉得中国人好说话)求情,甚至送礼,送现金的都有。结果是,该挂科的挂科,该毕不了业还是毕不了业。
留学的花费与留学的国家,所读的专业等因素都有关系,不一定像很多人想的那么贵。另外,如果是国内大学毕业出去读研究生,欧美很多国家是会免学费以及提供额外奖学金的,基本不用自己出钱。这几年,国内本科和研究生阶段,各种交换生以及公派出国的机会也很多了,可以接触的不同国家的教育方式,这也是一种新的,很好的留学方式,不用非得在国内国外之间做选择。留学之后直接回国就想找一份理想的工作的确是越来越难,不过,如果拥有几年海外工作经验,尤其是在国际知名大公司或机构的工作经验,回国就业还是会很有优势。
留学面临的选择
老徐在加拿大留的学,就拿加拿大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做个简单的比较。这几个国家都是从英国一脉相承过来的,都是不错的留学目的地国,各有优缺点。美国的院校最多,选择最多,质量参差不齐。好大学以私立为主,学费高。毕业之后的就业机会最多,不少加拿大毕业的学生都到美国找工作;英国很老牌,但近些年的高等教育尤其是研究生教育也有点鱼龙混杂的感觉,学费高,移民几乎不可能;澳大利亚院校不多,风景好,华人扎堆多,物价水平比美国和加拿大高;加拿大以公立教育为主,院校不多,但质量比较平均,本科教育阶段差距不大,学费比美国便宜。冬天的确冷,应该是四个国家最友好,最安全的,技术移民也相对容易。
关于学校的选择,老徐还是以加拿大为例。多伦多大学,麦吉尔大学以及温哥华的UBC 大概是加拿大最有名的三所大学,但是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首先,所谓的名校的门槛一般都会比较高,要进入名校,各方面的条件要达标才行。其次,加拿大的大学基本都是公立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博士是几年,多伦多大学博士学长的九年留学经验谈,人数规模会差别很大,在科研水平上也会有差距,但是在本科教育上差距并不大,事实上,这些所谓的名校在本科教育水平上可能还不如一些小型的,没那么有名的学校。小规模的学校的师生比会比较高,和老师近距离交流,找教授做个小课题这些机会也会比较多。学校名气固然重要,但学习成绩单,课外实习经验以及自身的能力对于找工作才是最为关键的因素。另外,加拿大的很多大学间都是互认学分的,只要成绩达到一定标准,是可以转校的,老徐就有不只一位朋友是从其它大学转到多伦多大学的。
关于专业的选择,首先还是要考虑兴趣,读一个完全没兴趣的专业,还是英语授课,还是陌生的国家,会很艰难,很容易就郁闷烦躁。在至少有一点兴趣的基础上,如果是以就业为导向,那就选择好就业的,一般来说,偏技术性的专业比较好就业,比如厨师,水电工,护理,计算机,会计,统计,医生,律师等。厨师,水电工,护理这种专业,在学院()就可以学,一两年的项目;医生和律师的门槛很高,不是加拿大公民,英语不是母语的,基本可以不考虑了;像计算机和老徐学的统计都属于工具学科,很多地方都需要,职位也就比较多。国内中介鼓吹,很多留学生也选择就读的酒店管理,旅游管理等偏管理的专业很少有对口的职位,尤其是对只有本科学历,没有工作经验,英语还非母语的学生。选择专业如果是以科研为导向,是要读博士,进学术或科研机构工作的,那必需是兴趣第一,同时要有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了。
如何进入多伦多大学?
前面提到了,要申请一所学校,首先要满足这所学校的要求,硬性指标要达标才行。递交了申请,能不能有offer,就要看运气了。这里,老徐就以自己当年申请多伦多大学博士项目的经历,在这里强调两点:
1.推荐信,尤其是在国外的老师或导师的推荐信很重要。国内老师的推荐信基本是学生自己写好,老师签字就行,所以,推荐信的作用在申请材料里不是太大。但是,如果是在国外读的本科或者研究生,想申请一所名气更大的学校,这个时候,有一个熟悉你的,对你印象不错的,最好是有一些名气的教授给你写推荐信的话,会大大增加被录取的概率。当年拿到多大的offer,在渥太华大学的硕士导师的推荐信起了很大的作用。
2.到了国外,是有机会“跳槽”到更好的大学的,并不是一下就定终身了。如果是读本科,可以通过转学,或者申请研究生;如果是读研究生,可以申请加拿大或美国更好大学的博士。总体来说,有了加拿大的学习经历,再申请加拿大和美国好大学的概率会增加,当然,还是得有不错的学习成绩。
读博士会不会很难?
老徐当年的博士导师就带了两名博士生,没有硕士生,所以,导师花在指导学生上的时间,以及学生花在博士论文的时间应该是比国内的平均水平要长;导师以及学校研究生院对于博士论文的考核也会更加严格一些。就这两点来说,在多大或者其它北美名校读博不是件容易的事。不过,只要对自己的研究领域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博士是几年,研究课题很感兴趣,整个过程中并不会觉得很难熬。
除了兴趣,读博士的体验还取决于导师。有的导师自己也还在为终身教职()而奋斗,天天写论文写到夜里两三点,周末也不休息,源源不断的会给学生交代任务,学生自然也得发愤图强才过得去。这样的导师带给学生的压力会比较大,但是学生可能出成果出得比较早,比较多,这对以后能否顺利毕业以及就业都是有好处的。另一类导师属于功成名就,年纪大了,也没有发表论文的压力,对于学生可能也就采取“放羊”的态度,不会逼的太紧,甚至一年也见不了几次。这样的导师带给学生直接的压力小,但是学生需要在科研上比较独立,要有自己的想法,否则就很难完成博士论文,无法顺利毕业。更多的导师会在这两类之间,没有好坏之分,不同的人可能会适合不同的导师,最好是选一位对学生负责,同时导师的研究方向也是自己感兴趣的。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博士是几年,他博士毕业于海外名校,毅然回国任职顶尖985,如今成果应用于“国之重器”!
留学海外名校,博士毕业后,他毅然选择回到本科母校任教。作为导师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博士是几年,他培养了一批批优秀学生,其中有获得世界顶尖大学牛津大学科研职位的学生,也有获得“感动川大”学生新闻人物的同学。作为科研工作者,他长期专注于岩石动力学和工程研究,多次在专业最具影响力的顶尖期刊发表论文,在该领域取得的研究成绩国际领先。他的研究成果列入3项ISRM动力实验建议方法和5项行业标准,近年来已在多项国家重大水电工程进行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经济和工程效应。他就是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副院长戴峰教授。
戴峰,安徽人,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副院长,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7个国际著名SCI期刊的副主编或编委。教育部第八届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土木、建筑与水利学部)。曾获四川省青年科技奖、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自然科学特等奖、汪闻韶青年优秀论文奖、中国大坝工程学会科技进步特等奖、四川青年五四奖章、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连续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专注岩石力学 成果助力水电发展
2017年8月,装机规模世界第二、在建规模世界第一的水电站——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主体工程开工建设,牵动着600公里外戴峰的心。
主要从事岩石动力学与工程研究的戴峰,此前曾取得多项原创性重大突破:首次发现岩石破断各向异性率效应;在国际上率先建立循环荷载下节理岩体动态损伤本构模型;创建工程岩体破裂高精度定位和预警方法。“通俗来说,就是解决岩石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问题。”
“我国西南水电工程大多建于高山峡谷,厂房只能建于地下,这也意味着需要开挖规模巨大的地下硐室群。”戴峰拿白鹤滩水电站的建设举例,大型水电工程,通常需要挖掘一个巨大的“地下世界”,而如果出现变形破坏问题,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我们需要运用理论成果和技术手段,对岩石破裂和变形情况进行监测。”
这仅仅是戴峰研究成果中的一小部分,在白鹤滩水电站建设过程中,戴峰还开展了坝肩边坡开挖过程岩体稳定性分析与评价研究工作。这样的成果并不单一,锦屏一级、白鹤滩、猴子岩等10余项国家重大水电工程的围岩大变形、动力灾害预测预警及稳定性评价中,戴峰的科研成果都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技术支撑。
“回国的近七年,成果几乎是以前五倍不止。”戴峰将这一切,归于回国后获得的平台和支持。他坦言入职川大后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地做科研,“水利水电学院与水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领导对我的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先后引进多位青年老师加入我的科研团队,实现了理论分析、室内实验、数值仿真与工程实践的全覆盖。学院领导还亲自带我到水电站踏勘,并为我联系工程单位洽谈科研协作。每每想起这些,我感动不已!”
“所有身份中,我最得意的还是老师”
自2011年从加拿大的多伦多大学博士毕业,回到母校四川大学就职于水利水电学院,戴峰入职多年来,仍常常觉得自己身上还有股锐气。学术成果、学院工作和培养学生,哪一项他也不曾落下。但他表示,这些身份中自己最得意是老师,“所有身份中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博士是几年,他博士毕业于海外名校,毅然回国任职顶尖985,如今成果应用于“国之重器”!,我最得意的还是老师。学生有出息,我比他们更高兴!”
四川大学岩土工程专业“3+2+3”本-硕-博连读研究生许媛
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的2015级博士生魏明东
许媛和魏明东是戴峰的得意门生,他们分别在牛津大学和阿尔托大学攻读博士后。许媛表示,提到叩开牛津大学一纸申请的关键,离不开戴峰平日里的学术训练。“戴老师从一年级开始就训练我们写全英文论文,还会进行逻辑思维训练。”许媛回忆,初期用英文写论文很是痛苦,不过戴峰总会拿范文讲解,一点点教学,行文之间如何起承转合,“进步是看得见的。”而魏明东也一路在戴峰门下,从硕士读到了博士,博士期间更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了高水平SCI论文数量11篇。
“一开始就让他们跑,过程中或许会摔跤,或许会受伤,但他们总会站起来的。”戴峰坦言,这也是自己培养研究生的“独门绝技”。茶余饭后,与学生们相约在校园里走一走,是戴峰最享受的时刻,“可以听听他们最近的想法,也能轻松地交流交流。”
扎根四川十余年,而今国外在职学位班,爱吃川菜和火锅的戴峰笑言自己早就是“四川人”了。时光流逝,当初那个18岁皖南少年也已经成长为头顶多项学术光环的蜀中科研中坚力量。“我的专业是岩土工程,理论与实验研究成果只有在国家重大工程中应用才更具生命力。”戴峰时刻提醒自己是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的一份子,要用一流成果来回报脚下的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