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发布疫情期间留学认证的补充说明,指出部分国家的高校和中介以疫情为借口,不断推出各种在线课程,通过降低录取条件、毕业要求或缩短学习时长等方式大量招收中国学生,并声称不需出国就可以轻松获得海外文凭。 (视觉中国/图)
在马来西亚待了两个多月后,徐妍第一次看到那里的海。2022年7月末,趁着学校假期,她和朋友去了趟一百多公里外的马六甲。
徐妍2020年硕士毕业,拒绝了新疆一所高校的教职后,她决定申请马来西亚高校的博士。2022年5月,她从国内前往学校完成博士论文。出发前,徐妍做足了攻略,打算在雨季到来前去看海。
结果,导师给她设定了紧凑的论文进度时间线,旅行是绝对挤不进日程了。
除了应对毕业论文,徐妍还得应付朋友们不时发来的疑惑。有人问,老师上课会讲中文吧?有人调侃,是不是旅个游,顺便拿个博士?一开始,她会认真反击。后来就“懒得说”了,“提问的人其实并不在乎真实情况怎么样”。
新冠疫情以来两年多,出入境人数大幅减少,东南亚留学市场却“火”了。除了徐妍这样为了谋求教职脱产读博的人,多名中介均反映,在职的普通高校教师成了中国学生在东南亚读博的主力。
一名中介描述起他们:大多是学校里的“普通人”,学术能力不足以进入一流高校任职,但也不愿躺平,还想往前冲一冲,拿到级别更高的课题、升到副教授马来西亚理科大学博士,要么,跳槽去个比眼下好些的学校。
博士学位已经成为在高校系统发展的必要条件。而在受访的高校教师看来,国内考博竞争激烈,又考虑到自己的学术水平和经济条件,东南亚于是成了一种“不得不”的群体性选择。
“宽进严出”
身处马来西亚,来自国内社交媒体的个性化推送还是精准触发了徐妍的焦虑。
比如,首页推荐里有真假交织的传言:2022年6月,邵阳学院引进23名菲律宾高校毕业博士的新闻发生后,厦门有高校招聘时已经拒收东南亚毕业的博士。
又比如,一些留学中介还在发布“包通过、包毕业、包认证”“两年就能毕业”的宣传广告。
“根本不是这样!”一提起这些广告,电话里,徐妍提高了声调,“但凡QS排名前500的高校,没有能‘水’出来的。”
她正在为达到毕业要求发愁。
2020年8月,徐妍申请上了马来西亚私立高校泰莱大学的博士,学制三年。在最新QS世界大学榜上,泰莱大学排名284位,拿中国高校做参照,榜上最接近的是中山大学,第267名。
疫情之下,徐妍在国内上了一年多线上课程。直到2022年4月1日,马来西亚边境重新开放后,徐妍才前往吉隆坡。这时,她已经在读博二下学期,学校不再有课程安排。
刚结束的一个多月假期,除了短暂的马六甲之旅,大多数时间,她都待在出租屋里,对着电脑分析数据、写论文。首先,她得写好小论文——按照毕业要求,至少得有一篇论文被数据库(注:全球最大的文摘和引文数据库)收录。另外,博三开始了,毕业论文也得赶进度了。
自从博二开始,徐妍每个月要和主导师、副导师各交流两次,汇报论文进度。每三个月还要向学校上交和导师见面的书面记录。见面次数如果不达标,会被评定为“不满意”,接着,学业警告就来了,连收两次,会受到延期毕业半年的处罚。
在毕业论文上通关,则要完成三次答辩。按照学校规定,入学半年后就可以参加开题答辩,要求是完成论文前三章,包括研究问题提出、文献综述以及研究中采用何种研究方法。
现实情况是,直到2022年3月底,入学1年半后,徐妍才通过了这场答辩。和同期入学的中国留学生相比,她已经算是“学霸”了——直到现在,还有人没参加开题答辩;也有同学被导师要求继续修改半年。
刚过去的9月7日,是徐妍上交论文最重要的数据分析部分内容的截止期限。完成这个小目标后,她将在11月进行中期答辩。要是一切顺利,导师预计她会在2023年3月完成最终的答辩。
“时间太紧了,不可能。”徐妍觉得,导师高估了自己进度。她给自己设定的底线是在2023年内毕业,“三年学制,延期半年还说得过去”。
延期半年不算什么,不少人还没到论文这一步,就被语言关劝退。
张远33岁,是广东一所民办高校的教师,他曾在一家外企当HR,泡在英语环境中办公。而当他入读马来西亚理科大学,当地排名第二的老牌名校时,还是为和导师的交流发愁。
第一次和导师开线上会,张远几乎完全没听明白。导师的英文发音带有浓重的马来腔,吐字很快,“弹来弹去,发音又不饱和”。半小时下来,张远只好不断重复“OK”“I see”对付过去。后来,他和导师改用文字沟通,直到上了两三个月课程适应后,才改回语音对话。
理科大学的入学申请标准不高,雅思只需要5分,甚至比排名靠后的学校更低。但张远发现,5分对应的英语水准远低于实际上课的要求。他向导师提起这个疑惑。导师的回答是,学校希望对学生“宽进严出”,给更多人改变自己学历的机会。
而张远一位同为国内高校教师的同学,由于英语基础不好,实在无法和导师沟通,很快转学去了另一所学校。到了那儿,依然存在交流障碍,最后退了学。
邵阳学院事件发生后,张远愈发觉得这个选择“划不来”,“别人都觉得你的博士是混出来的,只有自己知道,这是认真读下来的”。
不过,回到读博的起点,不论徐妍还是张远,都承认自己其实别无选择。南方周末记者接触到的东南亚读博老师们,体现出某种群体特征——一个学术资质平平的普通人想要当大学老师,可以怎么办?
35岁前毕业,“还有机会进体制内高校”
当大学老师,是徐妍很早就定下的人生目标。她自小生活在大学家属区,那是她熟悉的环境。况且,她是独生子女,老师这个职业有寒暑假,可以有更多时间陪伴家人。
2020年,徐妍从一所普通本科院校硕士毕业。她很快发现,3年前她本科毕业时,可以招收硕士任教的高校,大多把学历要求提高到了博士。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方,硕士要进高校教师岗,基本不可能。
徐妍最终在新疆一所高校面上了教职。不过,校方为了留住人才,要求入职者得签订5年服务期协议。这么一来,就和她的目标有了冲突。在徐妍的规划里,得在30岁前把博士读出来。
“现在这所学校的要求是硕士,3年后最低门槛可能也得是博士。”求职经历让徐妍有强烈的危机感。她拒绝了到手的工作,决定先专心读博。她觉得,既然博士学历已是必需,不如趁年轻一鼓作气,把学历读到头。
与徐妍相似,2021年硕士毕业后,程浩宇在云南某民办高校找到了教职。工作一年,他就体会到博士学历在高校评价体系里的重要性。
例如,在评职称时,硕士和博士的学历差异,会转化为评选时间上的硬性规定。云南省人社厅、教育厅发布的省高等学校教师职称评审条件中规定,博士一入校就可以申报讲师,最快两年,就能成为副教授。而硕士生入校两年后才有资格从助教申请成为讲师,再当5年讲师,才能申报副教授。而评选时间越长,意味着更大的不确定性:要是中间有更年轻、更优秀的同事冒头,名额就可能分配不到自己了。
在高校评价体系,博士学历越来越普遍。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方,硕士要进高校教师岗,已经基本不可能。(视觉中国/图)
让程浩宇萌生去东南亚读博念头的,是一位同事的经历。同事的妻子拿到马来西亚高校的博士学位后,被贵州一所公办师范学院作为高层次人才引进,同事则以家属身份由校方分配工作。一个博士学历,解决了夫妻两人的就业。
学历优势也会直观地体现在工资上:每月多发5000元津贴,一年下来,能多6万元收入。
程浩宇所在的系里四十多位老师,2人正在职攻读国内高校博士学位,9人是马来西亚“准”博士,包括他在内的5人都是2022年刚申请上的。读博的同事都是90后,打算趁着35岁前毕业,“还有机会进入体制内高校”。
对高校来说,教师的博士率是一个重要的考核指标。例如,在高校申请成为硕士授予单位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的学位授权审核申请条件中就规定,博士学位教师比例不能低于25%。申请博士学位授予单位需要达到45%。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褚朝晖认为,这与高校的资源分配体系相关。“中国高校发展思路还是把资源向头部倾斜”,申请到硕士点或博士点,意味着生源质量、科研资源、财政拨款都会有很大的提高。
所以,教师申请读博,提升学历,学校都会持鼓励态度。在程浩宇的学校,老师被允许以停薪留职方式出境学习。张远所在的学校也鼓励老师读博,要是能跟学校签订一份取得博士学位后再服务一定年限的协议,学校还会补贴15万元学费。
徐妍将读博视为另一种形式的工作,“等我博士毕业,进高校可以走人才引进,有安家费,不一样是在挣钱吗?”
能力之内的选择
去东南亚读博,在这些普通高校老师的意愿里,曾是排在最末位的选项。
徐妍的首选是考国内高校的博士。回忆起面试经历,她形容为一场“灾难”,“从进去、坐下到出来,5分钟都不到”。
面试官问了她几个问题:父母什么学历、做什么工作;本硕分别是什么学校;高考多少分。说完后,老师们都没吭声,“当时我就觉得完了,凉了”。
而对在职教师来说,在国内读博还有一道障碍,越来越多高校在缩减在职博士名额。早在2015年,南方周末梳理过39所985高校的博士生招生章程,其中5所高校明确规定“不招收”或“原则上不招收”在职博士;13所控制了在职博士比例;3所虽未明确比例,但规定了如“每位导师最多招收一名”的限制条件。
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徐志平长期关注学术劳动力市场研究。在他看来,国内高校出于提升博士培养质量的目的,缩减了在职博士的名额。高校教师因此面临尴尬:在职读博需求在增长,供给却没有扩大,甚至还在缩小。
他们于是将目光转向国外。徐妍起初考虑的是澳大利亚。她算了笔账,一年留学的开销需要三四十万,念完博士得花费上百万。
去马来西亚读博,费用在一个工薪家庭的承受范围内:徐妍算的账是,3年学费10万元左右,出国待一年,算上房租,每月生活费大约五千上下,再加上来回机票,要是精打细算,可以把总开销控制在30万元以内。
一家菲律宾留学机构在公众号推文中直白地介绍,菲律宾留学是“应市场而生的产物”,市场主要面对两类受众:需要留学积分申请落户者和评定职称的高校教师。
文中将菲律宾称为极具性价比的选择:“诚然,大学含金量一般,但钱花得真的少,时间短,博导不卡学生,也是完全正规的学历。”
从事马来西亚留学咨询的董林发现,咨询者大多倾向于读一个排名没那么靠前,同时也被中国留学服务中心(下称“中留服”)认可的高校,“他们不求博士学到多少东西,就是用人单位需要这个学位”。
一些看似不符合逻辑的现象随之出现。程浩宇的一位同事最近也决定去马来西亚读博,他硕士毕业于QS排名第21的香港大学。向董林咨询的人中,也不乏英国伯明翰大学、利兹大学等欧美知名高校毕业生,他们的目的很简单,“刷一个”学历。
“杀红眼”的中介
熟悉留学行业的人都觉察到,这股东南亚留学热潮,是在新冠疫情后出现的。按照常规思路,疫情下,出国愈发困难,留学生应当大幅减少才对,而留学中介正通过“无法出境”这点找到了商机。
2020年4月3日,中留服发布了一则说明,表示如果留学生受疫情影响,无法按时返校而选择在线方式修读部分课程,因此导致境外停留时间不符合学制要求的,不影响获得学位学历认证。此前,虽然中留服没有对境外停留时间作明确规定,不过,博士生通常会在境外待满1年以上。
这意味着,疫情下的留学生不用出国,在国内上网课就能完成学业。对在职高校教师来说,无疑提供了一个再理想不过的选择。
马来西亚全球教育服务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留学生的数量是前一年的2倍多,从8876人涨到19202人。其余国家的留学生数量大多在下降,中国留学生占马来西亚总留学生的比例从42%升到了63%。
“高校正经办学,也架不住中介捣鬼。”在董林的感受中,疫情后,东南亚的留学市场一下子乱了套,一些中介为了赚钱,想出了各种招数。
张远最终选择到马来西亚,就有被中介“误导”的因素。当时,中介向他描述,他报名的是“寒暑假博士”。平时正常上班,寒暑假上课,不耽误教职工作,可以“轻松”拿到博士学位。
他直到入学,才发现学校根本没有“寒暑假博士”的说法,只存在全职和在职的区分,并且,在职渠道一般不对外国人开放。
咨询时,还有中介向他推荐过助学班服务,额外支付十多万费用,会有中文助教在班上服务同学。后来他得知,校方从未设置过这样的服务。张远推测,这大概是中介自己请来翻译,再包装成名为“助学班”的产品。
在中国留学生大量涌入的情况下,一些高校也降低了办学标准,放宽名额限制。
2021年3月,中留服发了份疫情期间留学认证的补充说明,就提到了这种现象。说明称,部分国家的高校和中介以疫情为借口,不断推出各种在线课程,通过降低录取条件、毕业要求或缩短学习时长等方式大量招收中国学生,并声称不需出国就可以轻松获得海外文凭。之后,中留服宣布对9所高校加强审查,其中包括思特雅大学,在马来西亚私立高校中排名第二。
不久前,刘妍所在的留学生交流群里就有思特雅大学的学生抱怨,学校大量招收中国留学生,导致博导数量不足,自己已经到马来西亚一个多月了,还没联系上导师,“感觉被骗了”。
马来西亚北婆罗洲大学学院受到更严重的处罚。2022年8月,中留服暂停了这所高校的学位认证申请免联考在职研究生,理由是学校“涉嫌在疫情期间,针对中国市场突击扩大招生规模马来西亚理科大学博士,去东南亚读博的高校教师:最末位的选项,“不得不”的选择,通过在线方式大量输出低质课程”。
“杀红了眼”的留学中介,某种程度上带来了市场的恶性循环。张远在社交平台发布的留学体验视频,不少都在分享学校的“槽点”:博导的学术支持不多,一个老师可能带十多个学生;学生的学术能力参差不齐,能搭伙做研究的不多……
介绍他入学的中介看到了,鼓励他多分享这些真实经历。“不会影响你们的生意吗?”张远疑惑。
对方回答,自己也很恼火——同行们许下“包过”承诺,收取高额费用,搅乱了原本正常的留学秩序。
博士“通胀”
董林在知乎上有7040个粉丝。他开了付费咨询,158元一次,有近五百人购买。单是这项服务,他就挣了七万多。来咨询的人,不少都被中介“骗”过。
有中介承诺,会在入读后提供帮助写作业、指导毕业论文的服务。一名咨询者为此交了二三十万,中介收了费,却只是帮助修改了语法,调整论文逻辑,没法对研究方向提出更具体的意见。
在董林看来,到东南亚读博的高校教师,像是被中介收割的“韭菜”。这不仅意味着他们被变着花招收钱,最终拿到的博士学历,也可能加剧贬值。
他指出,到两三年后,疫情期间增长的东南亚博士们几乎同时毕业,回到国内就业市场,会面临更激烈的竞争。即便是不担心就业问题的在职教师,到时的福利待遇也可能比不上如今。
2017年,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徐志平还在华中科技大学读博。他和导师沈红做了一个测算:按照国内高校对学术性岗位的需求,每年需要新招收4.7万名博士。在博士生群体里,大约有一半进入高校,按这个比例,每年有9.4万名全日制博士毕业,才能满足需求。在当时,每年博士的毕业人数稳定在5.5万人上下。论文得出的结论是,国内对博士是“需大于供”。
眼下,这种供需关系已经开始逆转。
徐志平解释,这种变化的发生,首先是国内博士毕业人数将会有大幅增长。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数据,2021年全国共招收博士生12.58万人,在读博士生50.95万人。2022年,博士将继续扩招,按照10%的扩招上限计算,招生人数将突破13万人。
供需变化还有其他因素叠加:越来越多海外博士在毕业后回国;受疫情影响和一流学科评估的浪潮结束,近两年高校教师招聘数量减少;另外,随着应用技术型大学发展,这类院校对教师的能力需求可能也会发生变化,不再单纯看重博士学位。
在徐志平看来,目前,去东南亚读博,对在职教师来说算是高性价比的选择。但如果是为了未来找教职,不论在哪儿毕业的博士生,都会面临更严峻的环境。
徐妍如今庆幸,自己赶了个早。2020年入学时,和她同期入学的中国留学生有7人,2021年增加到十多人。等到2022年初,她的一名学弟想申请泰莱大学的博士,结果等来了学院的通告,由于师资不足,停止招生。
南方周末记者查询发现,马来西亚理科大学艺术专业、博特拉大学管理专业等都在官网发布了停止招收留学生的声明。
“要赶快毕业,赶快出来找工作。”在徐妍看来,就业压力让读博这件事变得“争分夺秒”。至于未来的求职目标,她不敢多想,“双一流高校也好,沿海、省会城市的学校也好,我都没考虑过,能让我进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学就行了”。
(徐妍、张远、程浩宇、董林均为化名,南方周末实习生殷铭对本文亦有贡献)
南方周末记者 韩谦 南方周末实习生 谢婧 杨蕊菡
马来西亚理科大学强势专业,名校推荐 | 马来西亚国民大学(QS世界排名160位)
一、学校概况
马来西亚国民大学(The of )成立于1970 年,是马来西亚政府创办的第三所公立大学,马来西亚唯一一所亚太国际贸易教育暨研究联盟(英文: Asian for and ,简称 )成员大学。学校排名居全亚洲前20 位,具备学士、硕士、博士颁发资格,其工程和科技专业一直处于国内大学的领先水平。学校有两个校区,总校坐落于雪兰莪州万宜新镇( Baru Bangi ) ,离吉隆坡市区约35 公里,占地面积1096 公顷(16440 亩),分校坐落在吉隆坡市区,占地19.9 公顷。国民大学目前有在校学生27000 多人,其中本科生有19000 多人。该大学是马来西亚政府重点发展和支持的三个研究型大学之一(其余两个分别是马来亚大学和马来西亚理科大学),研究生和博士生人数为8500 多人,约占学生总人数的30% 。目前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1000 多人,攻读各个专业的硕士和博士课程。
二、学校声誉
国民大学是东南亚乃至全球非常著名的大学,文凭和学历得到国际的广泛认可,2005 年被泰晤士教育专刊列为世界科技类大学100 强。所以它吸引了众多的国际学生前来求学,目前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1000 多人,攻读各个专业的硕士和博士学位课程。《泰晤士报》发布2009 年世界大学排行榜,首度公布亚洲地区大学排行榜,其中马来西亚的几所著名高校名列前100 名,其中,马来西亚国民大学(UKM) 位列第51 名。世界大学排名160位。
三、学校资源
国民大学拥有一座东南亚最大及藏书量最多的大学图书馆,馆内设备齐全,所有的管理都采用电脑系统。校园里提供各种便利设施,如邮局、银行、商店、餐厅、各团体活动室、学生事务中心、医疗中心等等,为学生提供各种生活和娱乐的必要设施和服务。
国民大学的休闲俱乐部里有一个国际水准的游泳池及一个18 洞的高尔夫球场,对学生及社会开放。校园内备有各式各样的运动设施和场所,如足球、羽毛球、网球、排球、篮球、棒球、橄榄球等。由于校园面积庞大,为了方便学生在校园里的学习和生活,大学在校园内提供公交车服务。
四、学科设置
国民大学共有12 个学院,是一所综合型大学,专业非常广泛,有文、理、工、商、医科等各类专业。开设人文和社会学、伊斯兰学、教育学、马来西亚发展和文明、经济学、法律、理科类和科技类、健康、工程、商科、MBA 、MC ( 会计) 、环境管理、部门管理和发展、马来西亚和国际事务研究、医学、临床等170 多个专业的本科、硕士和博士课程。
五、英语授课专业
马来西亚国民大学共有12 个学院,是一所综合型大学,专业非常广泛,有文、理、工、商、医科等各类专业。开设人文和社会学、伊斯兰学、教育学、马来西亚发展和文明、经济学、法律、理科类和科技类、健康、工程、商科、MBA 、MC ( 会计) 、环境管理、部门管理和发展、马来西亚和国际事务研究、医学、临床等170 多个专业的本科、硕士和博士课程。
六、教学纲要
培养目标:利用自身优越的英语教学环境和多年来为马来西亚国家培养出众多精英的强大师资力量,为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国家培养出国际性人才,共建和谐化地球。
招生管理:大学规定批准招收的学生在行政上由高等教育中心(PKP)统一管理马来西亚理科大学强势专业,名校推荐 | 马来西亚国民大学(QS世界排名160位),教学管理上由各学院统一安排和实施,毕业文凭由国民大学统一颁发。
学习方法:按照学院各专业的教学大纲的规定完成所有课程,和本地学生一起参加统一的学习、考试、实习和评估。部分涉及马来西亚文化、马来语以及部分公共课程由高等教育中心专门为国际学生开设,供有能力和感兴趣的同学选修。
授课语言:英语教学
授予学位:马来西亚国民大学学士学位(各专业)
学制:本科专业课程3年
课程结构:大学公共课、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I、专业课II、选修课
授课方式:全日制授课,采取课堂教学、作业、辅导、项目课题、教学实习和论文等教学方式,部分专业课小班授课,每个班25人左右。
七、大学优势
1.马来西亚国民大学是马来西亚教育部和中国教育部一直认可的国立大学马来西亚理科大学强势专业,2006年10月英国《泰晤士报》最新全球排名马来西亚第一名,全球第185名。2020年QS世界大学排名160位,同期的中国武汉大学排名257位,同济大学排名365位。
2.自2007年起面向中国招生,国际学生统一全英文授课,马来西亚留学手续简单快捷,获得通知书后的签证通过率100%,无需经济担保,英联邦制的教学水平备受学生、家长推崇。
3 .马来西亚国家安宁,经济发展迅速,社会治安稳定,人民热情友好。
4 .优秀学生可获得多种高额奖学金(800-2000 美元/ 年)。
5 .马来西亚国民大学具备完善的英式教育体系和来自世界各地的资深教师,绝大部分本地的老师也是从英美留学博士归来。大学内广泛地利用英语来交流,这使那些已掌握好英语的学生能更容易地修读课程,同时也让那些正在学习英语的学生获得更多学习的机会。
6 .马来西亚是英语流行国家,拥有很好的语言环境和丰富的英语教学经验,学生在完成英语课程、2+1 或1+2 课程的前部分之后,从马来西亚可以续往英、美、澳、加等国深造,手续简便,条件宽松。
八、院系设置
马来西亚国民大学是一所综合型大学,共有12 个学院:
工程学院;
法律学院;
社会与人文科学学院;
工艺与科学资讯学院;
科学与工艺学院;
经济与工商学院;
教育学院;
回教研究学院;
牙医学院;
医学学院;
综合卫生科学学院;
药剂学院。
马来西亚国民大学的经济与管理学院、技术与科学信息学院面向国际学生招收本科留学生,所有学院面向国际学生招收硕士、博士留学生,其中部分学院建有博士后站点。
九、专业设置
专业序号
专业(英文)
专业(中文)
学制
of and 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
01
of with ()
社会科学荣誉学士(心理学)
4 年
02
of with (Media )
社会科学荣誉学士(传媒学)
3 年
of and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03
of with
计算机科学荣誉学士
4 年
04
of with
信息技术荣誉学士
05
( )
软件工程荣誉学士
(信息系统开发)
06
( )
软件工程荣誉学士
(多媒体系统开发)
of and 经济与管理学院
07
of with
会计学荣誉学士
4 年
08
of with
经济学荣誉学士
3 年
09
of with
工商管理荣誉学士
10
创业与创新荣誉学士
of and Built 工程与建造环境学院
11
of with
机械工程荣誉学士
4 年
12
of with
电子工程荣誉学士
13
of Civil and with
土木与结构工程荣誉学士
14
化学工程荣誉学士
15
电气与电子工程荣誉学士
of 教育学院
16
of with (TESL) ( of as a )
英语作第二语言教学荣誉学士
4 年
17
of with ( )
特殊教育学荣誉学士
of and 理学与技术学院
18
of with ( )
理学荣誉学士
(保险精算科学)
4 年
19
of with ()
理学荣誉学士(地质学)
of 伊斯兰研究学院
20
of with ()
伊斯兰研究荣誉学士
(伊斯兰教法)
3 年
of 健康科学学院
21
生物医学荣誉学士
4 年
22
of with
验光学荣誉学士
23
of with
听力学荣誉学士
24
of with
言语科学荣誉学士
25
图像诊断与放射疗法荣誉学士
of 医学院
26
in of
医学学位
5 年
of 药剂学院
27
of with
药学荣誉学士
4 年
of Law 法学院
28
of Law with
法学荣誉学士
4 年
马来西亚理科大学arwu排名,留学马来西亚,这6所大学先了解一下,也是世界顶级名校哦
关于马来西亚留学的优势,鑫泉留学小鑫姐在之前的文章中做过介绍,最吸引小编的还在于学费低,教育质量优,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链接阅读详细内容:留学马来西亚,这几大优势你绝对想不到。
这里,小鑫姐就接着介绍,主要介绍一下马来西亚留学不可不知的6所大学。
马来西亚大学
马来亚大学是全马历史最悠久的高等教育学府,在许多学科领域享有世界级的声誉,尤以文理学科和医学著称。
马来亚大学是全马唯一一所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成员大学,联盟成员还包括加州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墨尔本大学等成员 。
2020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马来亚大学位居全球第70位马来西亚理科大学arwu排名,留学马来西亚,这6所大学先了解一下,也是世界顶级名校哦,亚洲第13位。
在东南亚地区仅次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与国内的知名院校相比,排名60位的是上海交通大学,排名89位的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而马来亚大学的世界排名位于两者之间,可以说,马来亚大学从学校实力层面上是十分值得认可的。
马来西亚国民大学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马来西亚国民大学是马来西亚政府创办的第三所公立大学,也是亚太国际贸易教育暨研究联盟成员大学。
学校在2020年QS世界大学排名160,仅次于7所中国大学(清北交浙复、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
在2020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行榜上,UKM有多个学科入围全球前150、前200,包括:建筑、电气与电子工程、英语语言文学、沟通与媒体研究、会计与金融、地理、土木工程、教育培训、化学工程、机械工程社会学、药剂学与药理学
UKM还开设了一些马来西亚稀缺的专业,如精算学、鉴证科学、光学、人工智能等。
苏丹伊德里斯教育大学
苏丹伊德里斯师范大学是马来西亚第一所师范类大学,同时是马来西亚高等教育最古老的职能性大学之一。
学校等同国内东北师范大学、郑州大学马来西亚理科大学arwu排名,是品牌名校,专业齐全。
就读优势
1、留学成本低廉,政府补贴 90%的学费
2、学校属于英联邦教育体系,学历获广泛国际认可;转签他国简单,UPSI 的本科学生可轻松转签至其他英语系国家(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等)。
3、本科生可申请美国 ISEP 会员内任一大学,大二或大三前往美国,免学费学习一年。
马来西亚理科大学
马来西亚理科大学是马来西亚顶尖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以医学、理学、工程学最为卓著。
在2020年QS世界大学排行榜中,马来西亚理科大学位列世界第165名,亚洲第37名。
从录取难度、社会声誉、学校地位等角度,马来西亚理科大学是大马国内公认的排名第二的老牌名校。
马来西亚理工大学
马来西亚理工大学,在2020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全球第217位。高于国内的武汉大学、同济大学和香港浸会大学 。
在学术交流方面,理工大学与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世界著名高校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与世界50多个学术机构进行合作和交流。
博特拉大学
博特拉大学为QS五星级大学,2019/世界大学排名159海外在职学位总裁班,2019/亚洲大学排名33位 ,排名在国际上与英国的卡迪夫大学、澳洲悉尼科技大学相当,与中国的南京大学相当。
大学的农业、林业、营养学、化学环境等专业高居QS世界大学学科100强,会计与金融专业为150强 。
注:本文系鑫泉留学小鑫姐综合整理,谢绝直接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