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俄罗斯圣彼得堡 / 圣彼得堡国立信息技术大学,预告| 我校与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学术交流月——健康信息管理学科专场

圣彼得堡国立信息技术大学,预告| 我校与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学术交流月——健康信息管理学科专场

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学术交流月是由两校国际处牵头组织,多学科、多院系共同参与的双边学术交流活动,旨在为双方学者提供交流平台,进一步拓展两校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研讨会信息

基于智能媒体技术的健康传播与日常生活中的数据:中俄比较视角

4月22日(周五)14:00-18:00

ZOOM会议号:429 429 3631

讲座摘要

以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信息通讯技术的高速发展正在不断重塑着医疗健康服务,智能信息技术和日常生活中的数据成为医疗健康服务创新的重要动力。为更好将新兴智能技术和日常生活中的数据应用于医疗健康服务的改善,我校医药卫生管理学院结合其在医学信息学和卫生政策领域的优势,联合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社会学院,拟定于4月22日(本周五)举办题为“基于智能媒体技术的健康传播与日常生活中的数据:中俄比较视角”的双边研讨会。

研讨会将分为基于智能媒体技术的健康传播和日常生活中的数据两部分圣彼得堡国立信息技术大学,预告| 我校与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学术交流月——健康信息管理学科专场,旨在通过交流研讨两国数字健康领域新兴技术应用和医疗健康数据使用的经验与挑战,推进数智化时代医疗健康服务的高质量发展。届时将有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和我校医药卫生管理学院八位专家学者做汇报交流,同时还邀请了俄罗斯科学院、我校外国学院和社会学院的多位专家参与讨论。

报告嘉宾

01

圣彼得堡国立大学

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研究领域包括健康不平等、社交媒体在社会研究中的潜力

Olga

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

研究领域包括媒体与日常生活、计算机媒介传播、数字文化等

Elena

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

研究领域包括医学社会学、社会问题研究、社会学理论和方法等

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

研究领域包括性社会学和青少年性健康、数字社会的风险、社会传播等

02

华中科技大学

张韦 会议主持人

同济医学院医药卫生管理学院副教授

研究领域包括数字健康传播、新媒体与社会治理、数字时代的妇幼儿少心理健康、青少年网络暴力及其防治、数字乡村治理等

马敬东

同济医学院医药卫生管理学院院长助理、教授

研究领域包括健康医疗大数据分析和互联网医疗等

刘智勇

同济医学院医药卫生管理学院教授

研究领域包括电子健康管理、数字医院管理、卫生服务体系评价研究、知识管理等

沈丽宁

同济医学院医药卫生管理学院医药信息管理系主任、副教授

研究领域包括医疗保健信息化、医疗数据挖掘和医疗保健在线情绪分析等

华中科技大学-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学术交流月是由两校国际处牵头组织,多学科、多院系共同参与的双边学术交流活动,旨在为双方学者提供交流平台,进一步拓展两校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双方本月内将在能源、生命科学、环境、数学、医药卫生管理和哲学领域举办6场学术研讨会圣彼得堡国立信息技术大学,充分交流双边研究进展,发掘合作新契机。

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理工大学,国际交流情况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关于外事工作的有关指示和要求,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围绕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的发展愿景,坚持服务国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外交战略、坚持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坚持教育对外开放,以培养更具全球竞争力、更具全球视野、更具天下情怀的高素质、国际化人才为主线,以问题为导向,加强顶层谋划,以提升能力为重点,以增强保障为基础,统筹协调,全面实施国际化战略,构建跨区域、多层次、全方位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体系,全面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与国际影响力。

瞄准学校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和“一流特色学科”的发展目标,全面提升我校教育对外开放的能力,全面提升服务龙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全面提升学校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到“十四五”末期,把我校建设成为具有矿业特色区域国际影响力,国际合作与交流形式多样,渠道畅通,更加开放、更加融合、更加文化多元的具有国际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科技大学。

一、当前我校国际交流情况

1.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拓展

“十三五”期间,我校不断深化对外交流,拓展国际合作项目,共派出16个代表团63人次分别赴英国、爱尔兰、俄罗斯、白罗斯、日本、德国、匈牙利、美国、加拿大、奥地利、澳大利亚等合作高校进行访问,建立更广泛的校际合作关系,新增校际合作伙伴11个。

2.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有序开展,国外教育资源引进不断加强

圆满完成了每年度中俄土木工程和中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两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年报工作和项目学生在教务部留学服务中心注册备案工作;2019年中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接受了教育部专家组现场评估;2020年,我部门积极争取松北区政府的政策支持,与外方院校经过多次磋商,最后决定由外方院校承担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税费。仅此一项,“十三五”期间为学校节省五十余万元,并惠及十四五。

3.国家公派项目录取数量显著提升,师生国际化视野不断拓宽

“十三五”期间我校累计22名同学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公派资格,分别赴俄罗斯、白罗斯、乌克兰、匈牙利等国公派留学,学习层次有12名本科插班生、7名硕士研究生、3名副博士研究生。越来越多的同学能够享受国家公派出国留学全额资助,并进入高水平大学进修提高。

4.海外专业实习项目取得突破,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我校积极拓宽学生海外交流项目,在与俄罗斯弗拉基米尔国立大学良好合作关系基础上,双方经过多次磋商,签署关于联合开展“环境工程”和“机械工程”专业赴境外实习项目的协议。2019年首次组织“环境工程”和“机械工程”专业共30名学生和4名专业指导教师赴俄罗斯开展海外专业实习,这也是提升学校专业内涵建设、服务专业认证、推进实习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

5.制度建设更为完善,国际化治理能力不断提升

“十三五”期间,为了我校各项国际交流合作工作的开展与管理,积极推进我校各项外事工作的有序发展,依据上级文件和制度要求,结合我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的实际并借鉴兄弟院校经验,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广泛征求上级主管单位、我校主管领导和相关部门、所有二级学院意见后,在原《黑龙江科技学院外事管理办法》的基础上修订了《黑龙江科技大学因公临时出国(境)管理办法(修订)》、《黑龙江科技大学外事接待管理办法(修订)》、《黑龙江科技大学关于出国(境)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管理办法(修订)》、《黑龙江科技大学外专、外教聘用与管理办法(修订)》等4项制度,新制定了《黑龙江科技大学全日制学生赴国(境)外交流学习的管理办法(试行)》1项制度。

二、下一步工作措施

1.全面提升国际化理念,营造良好的国际化氛围

开拓国际化视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理工大学,提升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积极鼓励各学院领导出访,开阔视野,拓展途径,推动实施国际化战略;加大教师派出力度,鼓励教师申报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留学、访学项目,落实中青年教师出国研修计划;鼓励管理干部参加国际化培训,加快提升管理干部国际素养;积极鼓励学院(学科)及教师组织和承办国际学术会议和交流活动;主动谋划、积极组织,让更多教师参加高层次、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和合作研究;设立专门经费,支持、资助重点特色学科国际合作与交流开展。

2.构建实质合作关系,开展高水平国际合作项目

构建10所全面合作伙伴高校网络,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文化交流以及大学治理等多领域、多学科开展实质性全面合作。重点加强我校与美国劳伦斯理工大学,加拿大北阿尔伯塔理工学院,俄罗斯圣彼得堡矿业大学、弗拉基米尔国立大学、共青城国立大学、远东联邦大学,日本中央大学、东京理工大学,匈牙利罗兰大学,德国马格德堡应用技术大学等基础好、互补性强高校间的合作;重点实施学生互派、教师交流、学科科研合作、人文交流等项目。

3.服务区域发展,主动参与共建“一带一路”行动

大力推进各学院开展国际合作项目,各学院及其学科,尤其是我校优势特色学科,着力对接国际一流学科构建合作共赢、灵活多样的友好学院、联合实验室,以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或工程中心为依托建立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学术交流等多领域合作基地,使每个学院有人才培养国际化项目、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的国际伙伴、学科评估与国际比较的参照系。整合资源,集成校内学科特色优势,引导各学科及专家走出去,服务共建“一带一路”。

4.大力引进国外智力,推动国际科研合作

依托国家和省级重点引智项目,实施高端外专进校园,大力提高引智项目绩效。拓宽引智渠道,引进高层次、多层次人才。重点支持邀请国际知名的国外学者来校讲学、讲课,指导青年教师、研究生,联合举办学术研讨、专题培训,联合建立科研平台。建立引智项目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增加学院自主权,发挥外国专家参与学科、学术发展的作用。

5.努力拓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提高联合办学质量

按照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理工大学,国际交流情况,深入推进与国际知名大学合作办学,努力新增人才培养项目,重点加强研究生层次。加大人才培养模式、全英文课程、教材、教案等海外优质教学资源引进,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扩大教育资源和文化输出,提高学校国际影响力。

6.积极拓展人才培养国际化途径,扎实推动学生培养国际化

鼓励各学院加强与国外高校、企业以及国际组织的联系与合作,拓展联合培养、交换生、短期访学、暑期学校、海外实习实践、国际竞赛、学术会议、合作研究等各类项目;积极组织遴选学生申报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争取更多渠道支持在校生公派出国留学;后疫情时代,采取人才订单培养、开辟云端课堂等方式扩宽国际人才培养渠道。

7.加强国际学术交流,推进国际产学研用外聘联合导师项目

积极创造条件,重点推进与友好学校院系级间的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力争使学校与国外高校的相关学院或科研机构建立长期、友好、稳定的实质性国际合作与交流关系,积极为学校老师组织和协办的各种国际学术会议提供相关协助,承办1-2次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学校共有1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9个专业硕士授权类别,博士特需人才培养项目,省特色学科建设高校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省特色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在“十四五”期间申请国际产学研用外聘导师项目,联合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并依托学生培养,促进学科领域双方导师科研合作开展。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xuewei.guojishuobo.com/elssbdb/6734.html

xiao11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guojixuewei@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