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家长在中国式高考的环境下,关注到”华侨生联考“这条绿色通道,鉴于这个问题,麦麦汇总了关于华侨生联考的若干高频问题来答疑解惑。
Q:华侨生身份如何认定?
A:根据国侨发[2009]5号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关于印发《 关于界定华侨外籍华人归侨侨眷身份的规定》的通知,华侨是指定居在国外的中国公民。
1、“定居”是指中国公民已取得住在国长期或者永久居留权,并已在住在国连续居留两年,两年内累计居留不少于18个月;
2、中国公民虽未取得住在国长期或者永久居留权,但已取得住在国连续5年以上(含5年)合法居留资格,5年内在住在国累计居留不少于30个月,视为华侨。
Q:中国公民出国留学(包括公费和自费)在外学习期间,或因公务出国(包括外派劳务人员)在外工作期间,可以视为华侨报考全国联招吗?
A:不可以,不满足条件。
Q:只有考生本人具有华侨身份为什么华侨生联考的分数线低那么多,其父母双方均不具备华侨身份(包括外籍或港澳台人士),能否报考全国联招?
A:不可以为什么华侨生联考的分数线低那么多,移民问答丨华侨生Q&A(上),华侨考生本人及其父母一方均须具备华侨身份才可以报考全国联招。
Q:华侨考生报名条件“两年内累计居留不少于18个月”或“5年内在住在国累计居留不少于30 个月”中的“两年”和“5 年”如何认定?
A:“两年”和“5 年”分别指连续的两个自然年和连续的5个自然年。
Q:华侨考生“报名前2 年内在住在国实际累计居留不少于18 个月”,或“在报名前5年内在住在国实际累计居留不少于30 个月”如何计算?
A:以2022年参加全国联招的华侨考生为例免联考在职研究生,报名前2年和5年分别指:
2020年4月1日-2022年3月31日和2017年4月1日-2022年3月31日。
1个月按30天计算,18个月即540天,30个月即900天。
Q:考生已取得住在国长期或者永久居留权,报名前在住在国实际累计居留的时间可以按照报名前5 年内不少于 30 个月计算吗?
A:不可以,如考生已取得住在国长期或永久居留权,其本人须在报名前2年内在住在国实际累计居留不少于18个月。
Q:华侨生联考的录取名额是否是大学的全国普通高考的招生名额?
A:不是全国普通高考统招名额,因为这是一个单独为海外华侨和港澳台学生设计的专门高考,不占用统考名额。
Q:报考华侨生联考需要什么条件?
A:报考华侨生联招的考生须具有高中毕业文化程度(须为学历教育),即须在教育主管部门认可的高级中等学校(含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中等专业学校、中级技工学校等)接受高中阶段教育,非学历教育经历不符合报名条件。
Q:为什么华侨生联考的分数线低那么多?
A:因为政策不同。普通成人高考是为了选拔人才,而华侨生联考是因为祖国统一的方针。
并且,由于华侨生大多是在海外成长,很少接受国内的教育,因此分数线和难度都会有所调整。
2022华侨生联考录取分数线,最新!2022年厦门大学华侨生联考分数线及录取通知书领取!华侨生联考资讯
分数线公布
2022年首批华侨生联考录取分数线出来啦。厦门大学今年文科线578,理科线536。文科线确实拉的很高。还有其他一些院校。在2021年港澳台联考录取中,厦门大学本科理工类录取线558分,排位559名,录取60人;本科文史类录取线564分,排位191名,录取40人。
领取通知书
022级拟录取华侨港澳台本科生:
我校2022级华侨港澳台本科学生录取通知书预计于7月下旬陆续寄出2022华侨生联考录取分数线国外在职学位班,最新!2022年厦门大学华侨生联考分数线及录取通知书领取!华侨生联考资讯,现将录取通知书邮寄地址确认及变更相关事项说明如下,请各位同学认真阅读:
录取通知书将在教育部和联招办录检数据通过后开始寄送2022华侨生联考录取分数线,预计将于7月下旬以EMS寄送。
请同学们登录厦门大学招生录取信息确认系统(),请务必在7月15日前认真核对并填写个人联系方式,以确保录取通知书等材料能顺利邮寄到手中。逾期修改无效。
具体操作步骤:考生登录系统的初始用户名为【考生编号】,密码为通行证号码或居民居住证号码。登录系统后自动进入个人信息->信息确认,补充紧急联系人信息,并核对联系方式,联系方式包括:通信地址(非常重要,一定要写清所在地区、具体门牌号以免造成投递失败)、邮政编码、移动电话(非常重要,如在港澳台地区请填当地电话号码,如在大陆请填大陆的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如修改了个人信息,则点击【修改】,然后点击【提交】,最后点击【确认无误】按钮方能生效。
以上如有疑问请咨询邮箱:
往期推荐:
华侨生联考年龄要求,华侨生联考人数破万,持续暴涨43%!“反向留学”逆袭清北复交到底靠谱吗?
每年的高考这段时间,“华侨生联考”都会被拿出来说一说,什么“直降200分进名校”、“弯道超车压力小”,让不少家长眼睛放光。
对于未来方向还在摇摆的拥有港澳台或海外身份的中国家庭来说,让孩子用港澳台侨的身份去申请国内的名牌大学,确实可以避开残酷竞争,但这真的是条捷径么?
2024年华侨港澳台联考(以下简称“联考”)考试已于上周结束。
据反馈华侨生联考年龄要求,华侨生联考人数破万,持续暴涨43%!“反向留学”逆袭清北复交到底靠谱吗?,今年估计是近五年最“卷”的一年:人数暴增,考试难度上涨,尤其是数学,让不少考生叫苦连连。英语听力也成了重灾区,除了本身的难度,许多同学表示听力很难听清。
2024年联考报名人数首次破万,报名人数达10,320。相比于2023年7,238人又暴涨了42.5%,已连续四年上涨!
联考是中国独有的一种教育和考试体制,是港澳台侨学生报考中国内地大学的主要途径。相比与动辄千万考生的全国普通高考来说,联考的本科率高达80%左右,如果仅以上本科作为目标,那还是相对成功概率较高的,也因此吸引了国内一众家长的注意。
联考的考试一般都在五月中旬。
港籍生的报考条件:需拥有香港永居身份。
华侨生的报考条件:考生本人和父母一方都需满足政策要求,详见后文。
联考,为什么一年比一年热?
以18岁为标准年龄参加联考来倒推,那么今年参加考试的孩子正是在2006年出生的。而那一年,在香港出生的“双非”婴儿数量首次突破了万人大关,同比增长率达到惊人的73%。
图源: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统计处
“双非”儿童的数量的持续增长,直到2013年香港政府实施了严格的“零双非”政策,并对28周以上孕妇赴港旅行施加了严格限制,这才使得“双非”儿童的数量大幅减少。
今年报考人数中香港户籍的考生就占了80%左右,按这个趋势,从今年到2030年,联考的竞争度估计只增不减。
此外,随着香港政府这两年打响了“抢人大战”,对优才计划申请条件的放宽、取消配额限额,以及推出“高才通”等政策,申请香港身份的人数有显著的增长。
去年,香港入境处共接收到了24万份申请,其中14万份获得了批准。这一数据不仅在申请数量上,也在获批数量上,均远超以往。
尽管这一变化与今年联考报名人数的暴增没有直接关联,但这一趋势值得关注,可能会将对未来几年的联考报名人数产生影响。
400分就能上清北?
首先说明,这种说法并不准确。
联考在录取分数线方面,同比高考的门槛降低了50-200分。但想要考上清华北大,仍然需要600分以上的水平,竞争依旧十分激烈(当然,它的难度总体比普通高考还是略低)。
以2023年联考为例:
那么华侨生联考年龄要求,为什么仍然有些机构在宣传“400分进清北”的说法呢?
实际上,400分仅仅是设置的最低录取分数门槛,和实际录取分数是两码事,实际录取分数通常会远高于这一最低标准。
然而,如果目标学校范围不仅限于清华北大,通过华侨生联考进入其他985、211高校则相对容易得多,参考去年联考的重本线:文科为460分、理科为480分。
根据港澳台华侨生联招办近年发布的“全国联招招生院校名单”显示,每年内地面向港澳台华侨招生的院校数量都在300所左右,其中还包括了大约130所一线院校。
划重点的地方来了,这样的“反向留学”真的是一种捷径吗?
身份问题
联考对于考生身份的认定有比较严格的标准,对于华侨生,考生本人必须在考试报名前3-5年就要拿到身份,提前去海外就读,才能达到报名资格的要求。
1、港澳台身份。
对于内地人来说,澳门、台湾的身份,常规情况下是没法拿到的。
这三者里面,香港几乎就是唯一的选择,而从获批到最终拿到联考所需要的永久居留,需要至少7年。
按照18岁高考来算,差不多小孩10岁以前,家长就要申请。
2、华侨生身份。
这是国内移民中介推的最多的(因为更赚钱),如果是“长期/永久居留”,至少在考试前2年把身份办好,如果是“合法居留”国外在职学位班,则至少要提前5年。具体要求:
1)考生本人及其父母一方均须取得住在国长期或者永久居留权,并已在住在国连续居留2年,两年内累计居留不少于18个月,其中考生本人须在报名前2年内在住在国实际累计居留不少于18个月。
2)若考生本人或其父母一方未取得住在国长期或永久居留权,但已取得住在国连续5年以上(含5年)合法居留资格、5年内在住在国累计居留不少于30个月,且考生本人在报名前5年内在住在国实际累计居留不少于30个月的,视为华侨。
需要注意的是:
对于双非美宝来说,想要走华侨生的路线,那么孩子和父母之一必须始终保留中国国籍,同时还要去办理一个海外绿卡并满足居住要求才可以满足报名条件。
但并不是任何的海外绿卡都可以。对“弄虚作假和钻政策的空子的高考移民”现象做了严格的审核。未能通过资格审查,不予参加考试。对于后期发现的,将取消其考试成绩和录取、入学资格。
过线不等于录取,竞争同样激烈
我们在上面说过,学校在录取时是依据考分“择优录取”,而不是到了400分就全员录取。正常情况下,清北复交理科是在680-700之间,文科650-670之间,看起来和普通高考差不多。
虽说“华侨生联考”难度低,但它并不能为孩子“打包票”,在本质上仍然是一种具有竞争性的考试,其结果也具有不确定性。从过往试题看,虽说难度不能和统考比,但也绝对是要学生们平日用心学习和勤奋练习才能答对的了。
华侨生联考这条路无论是身份准备、学术准备还是居住要求都是要提前很久进行规划的。近年来,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目的就是要倡导教育的公平性。
在这种大背景下,未来5年、10年华侨生联考的招生标准会不会越来越严格,也是未知的风险。
因此,华侨生联考可以当作办理永居身份的一个额外福利,多一种选择,而不是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