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港澳台联考取消双非”的消息在网络上热议,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首先,我们需要先了解清楚港澳台联考中的“双非”是什么意思?
这里提到的双非并不单单指的双非院校(非984,211,双一流)香港优才 港澳台联考,港澳台联考取消双非了吗?官方辟谣!香港身份的吸引力不减反增!,而是另有其含义!所谓“双非”港宝,即指父母都不属于香港永久性居民,而孩子是香港永久性居民。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许多内地产妇赴港产子,孩子在香港出生后,便会拥有香港永久性身份。
还有一小部分,是父母通过港府的人才引进政策拿到香港身份,孩子作为受养人一同拿到香港身份。而在七年逗留期满后,父母因为一些原因不想申请永居,选择了再次续签,而孩子因为升学考试等原因办理了香港永久居民身份。
这次传闻让许多“双非”家庭陷入焦虑,这是真的吗?假的!截止今年六月份,官方没有下发任何通知说要取消双非参加港澳台联考!
此次“港澳台联考取消双非”传闻之所以引发关注,正是因为它触碰了许多家庭心中的敏感地带——香港身份。
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香港拥有世界一流的教育资源、完善的医疗保障和优越的地理位置。香港身份,意味着孩子可以享受到这些优质资源,从而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许多家庭都渴望为孩子争取到香港身份,而“双非”家庭更是对此充满期待。
然而,这一传闻让这部分家庭感到焦虑香港优才 港澳台联考,担忧孩子失去了一个重要的竞争优势。这也反映出香港身份在当今社会的一种特殊地位: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它仍然具有极高的吸引力。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推进,香港与内地的联系将更加紧密,香港身份的优势将更加凸显。此外,香港政府依旧在继续优化相关政策,吸引全球优秀人才,提升香港的国际竞争力。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香港身份的国际认可度将不断提高,为持有者带来更多便利。这也让拥有一个香港身份,成为越来越多新中产家庭和个人的首选,助力他们在教育、职业、生活等多方面实现成功。
就拿孩子的教育问题来说,拿香港身份花不了太多钱海外在职学位总裁班,但是可以比较轻松地帮他们解决以后孩子的教育问题,可以说是稳赚不赔的投资。这也是香港身份近年爆火的原因之一。
那么内地家长如何轻松获得香港身份,助力孩子跻身教育优势行列呢?那小编就和大家分享四个最适合大众申请的方法!
一、优才计划
香港优才计划于2006年6月开始实施,全称“香港优秀人才入境计划”,旨在吸引具有良好教育背景的高技术人才或优秀人才来港定居,藉以提升香港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①基本申请资格:
年龄:18周岁以上;
经济:有一定的经济实力,申请时提供个人12w、家庭36w的资产证明;
品格:无犯罪、无不良入境记录;
语言:会普通话、粤语、英语任一种口语及书写能力;
学历:本科学位及以上。
②计分制二选一
满足基础条件后,就可以进行打分了,香港优才计分制分为【成就计分制】和【综合计分制】,符合其中一种打分要求即可。
【成就计分制】(8年签证):须符合以下两项要求中的一项即可获得满分245分,不符合者则无法提交申请。曾获得杰出成就奖(如奥运奖牌,诺贝尔奖,国家/国际奖项);可以证明其工作得到同业肯定,或对其界别的发展有重大贡献(例如业内颁发的终身成就奖)。
【综合计分制】(3+3+2或3+5):对年龄(最高30分)、学历(最高70分)、工作经历(最高75分)、是否符合人才清单(最高30分)、语言能力(最高20分)、家庭情况(最高20分)来打分,总分245分,80分起就可以申请。
据香港入境处统计,2023一整年香港优才计划获批人数就有12969人次,其中90%以上都来自中国内地。这两年香港优才计划真正实现了敞开手欢迎,正是大家想拿香港身份的好时机,错过就没有了。
看到这里,你对香港优才计划感兴趣的话,可以花20s做一个优才评估,80分就有资格申请哦~
“复制”下方到浏览器,看自己是否符合申请香港身份的条件↓↓↓↓↓
也可以+我(),给你做身份测评!
二、高才通计划
香港高才通计划针对顶尖人才,要求申请者本科毕业于全球百强大学或年收入超250万港币。该计划作为最高端的人才引进项目,其门槛相对较高,但审核流程迅速便捷,通常一个月内可完成材料审查并获取签证。
高才通计划分为A、B、C三类申请,符合一般入境规定的申请人可以选择其中一个类别申请。
A类:年薪达到250万港币或等值外币(递交申请前12个月),不论学历,申请不受限额;
B类:全球百强名校学士学位+过去5年内累计至少3年工作经验,申请不受限额;
C类:全球百强名校学士学位(申请人百强名校毕业,低于3年工作经验)限额10000。
三、专才计划
香港专才计划,又被称为“输入内地人才计划”,有意来港工作的内地人士,可根据本计划提出申请。如果你具备香港特区发展所需但是又缺乏的特别技能、知识或经验的话,都可以根据该计划申请来港工作。该计划更像是一个工作签证,更适合从内地公司调往香港,或是已经拿到香港公司offer且定居香港的人士。
申请专才计划要注意的一点是,如果期间你想要转换工作,就需要重新向入境处提交申请。如果被辞退或者公司倒闭,导致签证断签,那么香港身份就会作废,也会相应影响到孩子的升学。
四、香港留学计划(高校进修,IANG签)
该计划全称为“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回港就业计划”。被大众称为“留学进修计划”主要是因为该项目需要在香港修读一年全日制课程,留学期间即可申请学生签证在港居留,毕业后可申请香港IANG签证,满7年即可申请香港永居。
总结:在香港进修→获得香港身份证→毕业后通过身份转化→7年获得香港永居。
香港优才购房,内地赴港购房激增九成,三分之一香港新房被内地人买走
在当地金融市场,给内地相关购房者优待,已成为部分银行等贷款机构招揽客户的标配性动作之一。
文|《财经》特派香港记者 焦建
编辑|苏琦
时隔十余年后,虽遇到港币汇率不断升值等一系列不利因素,但2024年仍再次成为内地购房者赴港购置物业量价齐升的“大年”。
当年中国香港特区地产市场的一二手楼房成交总量达到4.75万宗(套),与2023年的3.8万宗相较同比上升约二成。在发布相关统计数据的香港中介机构中原地产所公布的交易数据中,以普通话姓名登记的内地买家购房总量则达到1.1万宗左右,与2023年的6000宗左右同比上涨约91%。
除每售出约四套房便有一套是内地购房者买入,从购房成交金额角度来看,内地购房者成交金额超过1300亿元(港币,下同),既比2023年的778亿元同比上涨67%,也因打破了2021年938亿元的纪录创下新高。
当地房地产市场上一次出现量价齐升高峰期局面,已是十余年前的2010年。但相关历史数据显示:虽当年内地购房者在港购房总量也超过1万宗(总金额582亿元左右),但在所有成交量的占比中只有9%左右,远低于2024年创下纪录的24%。
量价数字均创下历史新高,与当地房地产市场近年来整体的成交量不太畅旺有关。以价格为例,虽然2024年2月香港特区宣布全面撤销限购措施,但楼市仍保持相对稳定态势,其价格也与最高点相比回落近乎25%。
受益于一系列抢人才及优化移民政策,越来越多的内地人士开始在中国香港居住与生活,在熟悉情况并已有一定居住经验后,他们的购房需求,被认为是当地稳定楼价的最主要支撑。按照一系列相关预测,如无这一部分租住加置业需求,当地楼价下跌可能会高达三至四成。
从2024年11月起,中国香港特区推出的一系列优化措施,则被其认为将带来持续利好,这些措施包括把高才通计划内高收入人才的首个签证期限由两年延长至三年、扩大高才通合资格大学名单,以及优才计划下“综合计分制”的准则及安排等。
从当地劳福局公布的相关数字来看,截至2024年12月中旬,香港特区政府的各项人才入境计划共收到逾42万宗申请,批出近27万宗,期间共有约17.8万名人才携同家人抵港。在2025年,这前述量价数字被认为仍有望持续增加。
香港地产建设商会的一位人士则指出:本港楼价已比高峰期大幅回落。中央近期多番出招提振经济免联考在职研究生,只要内地经济企稳香港优才购房,加上来港升学及专才持续抵港,2025年普通话买家入市数量,料不会比去年减少。
随着这一态势的持续,更多除了支撑价格以外的变化,也在不断出现:
首先,相关人才到港后往往先租后买,已使得香港租房市场在2024年的传统淡季出现了“淡季不淡”现象。2024年前三季度,在某中介出租的1.7万多个单位,有5300多个单位的租客姓名属普通话拼音(包括内地客或新香港人),比例逾三成。具体到第三季度,此类租客则有3100多宗,上升近两倍,占全年成交近六成。
与以往备受外来人士欢迎的山顶及寿臣山等地相比香港优才购房,内地赴港购房激增九成,三分之一香港新房被内地人买走,香港的东涌、北角、启德等地也因为各种原因成为内地人才青睐的热门居住地区,其租金上升也呈现双位数字增长。
其次,以2024年为例,内地购房者在港较为喜欢购买一手新房而非二手房。以当年一手市场全部售出1.6万套房屋为例,其中内地买家总数超过5500宗,占比35%左右,同比上涨了1.5倍。涉及相关金额则超800亿元,占整体金额的四成左右。
香港置业一项同类型调查则显示:2024年逾亿元的一手新盘买卖,内地买家占约八成;5000万至1亿元一手私宅的个人买家中,内地买家亦占约72%。
亦有一些相关地区的地产代理对《财经》预估:随着前述《施政报告》推出多项利好楼市政策和减息效应,外来人才陆续转租为买,或将形成新的香港居住分区及特色。
(内地人才到港后陆续转租为买,正使当地形成新的居住分区及特色。例如传统并非热门地区的元朗、屯门、天水围等地,2024年新房的销售情况也较为不错。图为临近深圳的元朗某居住区内,开发商仍在兴建新楼盘。焦建/摄)
以2024年最多内地购房客户的当地某地产商为例,其新开盘的四个楼盘,分别位于元朗、屯门、天水围等地。这些地盘属于香港新界西北地区,传统上并非热门地区。但因北部都会区联动深圳发展及交通设施建设加速等因素,内地购房者对其的认知度不断提升。
以位于元朗的某楼盘为例,其附近分布着某内地人士赴港购物的热门商圈。在此上车后,巴士直达深圳福田核心区的最短通勤时间,则只需要十几分钟。
最后,受前述一系列因素影响,在当地金融市场,给内地相关购房者优待,已成为部分银行等贷款机构招揽客户的标配性动作之一。以贷款后回赠现金为例:从2024年12月初大型银行恢复回赠贷款总额的0.2%后,部分中小型银行将这一数字提高至1%。但如果是来自内地的专才申请按揭贷款,回赠则会高达1.5%。
《财经》记者致电多家相关机构咨询时,则发现其中亦有细微变化。一些中型以上机构则表示,“如借贷总额达到一定门槛(500万、1000万),则给专才人士的回赠,其实也可以增加一定幅度。”
今日话题
你怎么看内地赴港购房激增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