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外界经常会有这样的质疑——
90后是垮掉的一代。
留学生花着家里的钱
去国外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
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比其他人更容易遭到他人的不理解。他们就是90后留学生。
如今这批90后已经长大了,当大家还在戴着有色眼睛看这群人的时候,已经有一批优秀的90后留学生拿到了世界TOP校的教职offer.
90后已经入职
麻省理工当教授了
最近麻省理工博士后回国待遇,3位90后中国留学生入职“麻省理工”!他们是如何“卷”赢美国学术圈的?,美国麻省理工(MIT)计算机学院公布了新任教职员工的名单。在这份名单里可以看到,有好几位中国留学生面孔。
众所周知,麻省理工学院申请真的是无敌难,就拿2020-2021申请季来说,全球录取率只有4%,而中国籍学生仅有24位同学收获到offer。录取都这么难了,更别提入职MIT了国外在职学位班,可见这几位中国留学生能力真的不简单。
三位教授背景
陈宇峰,在康奈尔大学获得应用及工程物理系学士学位、2017年获得哈佛大学工程学博士学位,随后加入MIT,成为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 ( EECS )的助理教授。
陈宇峰简历
现在的陈宇峰主要在研究设计昆虫级机器人,让那些小东西们在陆地走在水里游,为的是让小机器人们能够在一些灾难后完成搜救工作(佛州搜救队看完沉默了)。就比如这款看上去像蜻蜓的机器人,只有0.6克重。
陈宇峰的研究成果让他多次成为国内外媒体的报道的焦点。
他不仅在《自然》《机器人科学》等全球权威的学术期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布论文,还在2019年被评为福布斯30岁以下科学家之一。
其他几位在MIT任职名单里出现的中国留学生也同样优秀。
杨光宇( Yang)来自人均学霸的人大附中,之后被保送到了北京大学的物理学院,12年大学毕业后出国留学,并在在2018年拿到纽约大学的计算神经科学的博士学位。
他的兴趣是理解大脑和构建神经网络,目前是哥伦比亚大学理论神经科学中心的博士后研究员,即将在MIT大脑与认知科学系(BCS)担任助理教授。
另一位中国女博士 You 也在2021年年初加入了MIT的施瓦茨曼计算机学院(SCC)的EECS系,担任助理教授。
在华中科技大学读完光电信息工程专业后, You赴美留学,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IUC)获得了生物工程硕士学位和生物光子学硕士和博士学位。
You的研究兴趣是生物光子学、显微镜和计算成像,她的作品曾获得显微镜创新奖和尼康显微摄影大赛杰出图像奖,登上PNAS(《美国科学院院报》)封面,被《自然通讯》杂志编辑的推荐。
图源:
当然,咱们中国的留学生如此优秀,拿到世界top名校教职offer的,必然不止这几位。
90后博士已攻克世界难题
前段时间,中科大教授陈杲攻克复微分几何世界难题冲上热搜榜,他的研究成果在爱因斯坦和杨振宁的数学方程之间架起了一座新桥梁。
让人膜拜的是,这位攻克世界难题的中科大教授,年仅26岁。
陈杲博士(左)与沃尔夫奖得主沙利文教授合影
陈杲2008年入读中国科大少年班,2012年赴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攻读博士,并在这期间与导师陈秀雄教授一起合作解决了1977年霍金提出的“引力瞬子”问题。
2017年博士毕业后历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博士后,2019年起任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当时已在世界级平台公开9篇学术论文,主攻目标为1954年卡拉比教授提出的几何界核心问题之一常数量曲率凯勒度量问题。
其中2月发表的那篇《J方程和超临界厄米特-杨振宁-米尔斯方程的变形》,已经引发国际数学界的关注,被美国科学院院士劳森等人第一时间引用。
虽然看不懂,但绝对是大受震撼。
2021年年初,陈杲学神回到国内,加盟中国科大几何与物理研究中心。
去美国任教,为什么不回国?
对于众多美国博士毕业生来说,留在高校担任大学教授,可以说是第一选择。刚毕业的博士进入高校任教,通常都会从助理教授做起,逐步升到副教授,最后是全职教授。那么在美国当大学教授究竟是种怎样的体验呢?
首先为大家介绍一下美国终身执教员工的升职体系:
助理教授通常都有三到七年的试用期,这之后,会被提升为副教授并拥有终身职位,助理教授得到终身职位的比率根据学校和研究领域的不同而不同,在大部分情况下,50%的助理教授能被授予终身职位并成为副教授。
在达到学校学术要求取得卓越的学术成就后,副教授就会被提升为教授(有时也被称为“正教授”)。在大部分传统大学,该职位都为终身任职的。
想要被一所研究型大学聘为终身制教师,一般人通常需要在6年时间内通过努力来证明自己。要想在高校任教,首先必须要通过层层筛选,受聘成为助理教授。不过近年来由于博士数量众多麻省理工博士后回国待遇,教职岗位却很少,受聘成为助理教授要面临激烈竞争,哈佛、麻省理工、普林斯顿等排名最靠前的顶尖学府更是如此。
出身名校、成果众多、学术经历丰富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能够顺利通过了这6年时间的考验,你将能够获得这份终身工作。理论上,一名教授在研究型大学获得了终身教职后,也可以停止研究,并且大学还不会解雇他。
终身教授原则上只需要工作春季和秋季两个学期,寒假和暑假都是自由身,并且每个第七年都不用工作,轮休,但是工资和各种福利待遇照样拿。很多老师这个时候就选择去世界各地做一下 ,或者去公司工作一年拿双份工资,也有的人就是选择拿着工资,世界各地去旅游。好点专业的终身教授,九个月的工资可以上10万美金;商学院的博士最抢手,比如和 phd,好多 的工资就近20万美金。
说到工资,也是很多人在求职问题上最关心的可能就是收入。首先,教授的收入有多种来源,包括固定工资(通常为9个月)、暑假津贴(1-3个月)、额外的内部收入(例如教学校内其他课程的收入)、外部收入(例如提供学术咨询)。教授所工作的大学往往只保证发放9个月的固定工资这一部分收入。
图源:软科
通常,教授的基本收入(9个月固定工资,加上可能的暑假津贴)足以使他拥有中产阶级的生活并养家糊口,甚至对于一些拥有终身教职的优秀教授来说,他们还能达到中上层阶级的经济水平。而相比之下,非终身教授的收入差异太大,且普遍都远低于终身教授。
但是,对于美国的这些终身教授而言,经济地位往往并不是最重要的。成为一名学者,更多的只是想要进行自己喜欢做的研究。除此之外,美国人在工作以外一般不把专业头衔看得很重。因此尽管教授备受尊重,但因这种尊重而拥有的与其说是社会地位,不如说是学术地位来得更恰当,因为这些尊重主要来自于学科内的学者和从业者。
ref:
澎湃新闻:《中科大26岁数学家,攻克了一个世界难题》
往期文章回顾
留学圈里,你不知道的内幕(点击下方文字)
面对孩子,你到底要怎么办(点击下方文字)
快来进入家长群
添加小编记得发送
姓名+年级
我们有相应的“家长群”等待着大家
麻省理工大学博士后待遇,又有2名90后中国留学生入职MIT!这就是“高质量人类留学生”?
今年毕业的留学生们都去哪里了?有人投入业界,有人继续深造求学,然而还有人已经在“哈耶普斯麻”级别的名校任教成为了大学教授!
比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学院公布的2021年入职新教师名单中就有两位90后中国留学生上榜。
▲图片源自MIT官网
2名90后留学生入职MIT
一位是来自北京的杨光宇,高中就读于人大附中,后保送至北京大学物理学院,12年大学毕业后前往美国就读博士,在2018年拿到了纽约大学的计算神经科学博士学位,随后在哥伦比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
今年七月麻省理工大学博士后待遇,又有2名90后中国留学生入职MIT!这就是“高质量人类留学生”?,他已加入MIT,在MIT大脑与认知科学系(BCS)担任助理教授,并在施瓦茨曼计算机学院(SCC)的EECS系担任联合职位。
另一位中国博士 You也在2021年初加入了MIT的施瓦茨曼计算机学院(SCC)的EECS系担任助理教授。
2009-2013年, You就读于在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后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IUC)留学,取得了生物工程硕士学位和生物光子学博士学位。
2019年12月博士毕业后她曾在苹果公司工作过半年,随后前往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10个月。
她的研究兴趣是生物光子学、显微镜和计算成像,其作品曾获显微镜创新奖和尼康显微摄影大赛奖,登上PNAS封面,被《自然通讯》杂志的编辑推荐。
众多90后中国学者任教美名校
实际上,这两年在美国高校中屡屡出现中国青年教师的面孔,这其中不少都是90后。
陈杲
出生于1994年,今年年初时因攻克了复微分领域世界难题而走红网络的,25岁时已经担任美国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的助理教授,如今回到中科大任教。
吴佳俊
吴佳俊本科是清华交叉信息研究院姚班2010级(计科00)学生,连续三年学分绩点全年级第一,曾全票通过获清华大学本科生特等奖学金、蒋南翔奖学金、姚奖学金一等奖等荣誉。
吴佳俊本科即有多篇论文发表于世界顶级会议与期刊,包括3篇CVPR ,一篇JAMIA等,以至于姚期智称赞他“在科研方面取得的成绩媲美博士生”。
从2016年至今, 上显示,吴佳俊已经发表了63篇文章,被引用次数高达6879,h指数更是惊人的37。
“天才+努力”是吴佳俊取得如此成绩的原因,在谈及大家觉得他发论文总是特别容易时,吴佳俊曾说:“我也有很多文章被拒的时候,退回来反复做改动才发出去,只是大家不知道罢了。”
陈丹琦
同样出身于清华姚班,于去年任职普林斯顿大学助理教授,大学期间,她参加的科研创新项目就曾被确定为“省级重点项目”。
在斯坦福攻读博士学位时,她就是自然语言处理泰斗 的学生,受到导师的影响,她一直专注于人工智能领域的自然语言处理(NLP)方向的研究。
谷歌著名的就是基于陈丹琦和其导师 开发的算法,它也被称为“全球最精准自然语言解析器”。
当提及她在科研上的成就时她总是会谦虚地说道:“我不是大神,我只是做好一个科研工作者的本职工作而已,其实每个人都能做到,做得好与不好,取决于你的态度。”
如何成为美国名校教授
对于众多美国博士毕业生来说,留在高校担任大学教授是第一选择。不过,要想在高校任教,出身名校、成果众多、学术经历丰富等是必不可少的条件,首先要通过层层筛选,受聘成为助理教授。
助理教授通常都有三到七年的试用期,这之后会被提升为副教授并拥有终身职位,助理教授得到终身职位的比率因学校和研究领域的不同而异,大部分情况下,50%的助理教授能被授予终身职位并成为副教授。
在达到学校学术要求取得卓越的学术成就后,副教授会被提升为教授(有时也被称为“正教授”)。在大部分传统大学中该职位都为终身任职。
美国终身执教员工的升职体系
在美国当教授福利待遇有多香?
具体收入
教授收入有多种来源麻省理工大学博士后待遇,包括固定工资(通常为9个月)、暑假津贴(1-3个月)、额外的内部收入(例如教学校内其他课程的收入)、外部收入(例如提供学术咨询)。教授所工作的大学往往只保证发放9个月的固定工资这一部分收入。
终身教授原则上只需要工作春季和秋季两个学期,寒假和暑假都是自由身,并且每个第七年都不用工作,轮休,但是工资和各种福利待遇照样拿。
教授基本收入(9个月固定工资,加上可能的暑假津贴)足以使他拥有中产阶级的生活并养家糊口,甚至对于一些拥有终身教职的优秀教授来说,他们还能达到中上层阶级的经济水平。
看到这里国外在职学位班,是不是很多犹豫是否要留学深造的小伙伴更加坚定信念了呢?正在申请留学的小伙伴也更有动力了吧!都说教育是最好的投资,让你遇见更好的自己,大家加油冲鸭!
留学第一步,肯定是一个合格的语言成绩,雅思或者托福,说到英语考试,必不可少的就是背单词!重点、难点单词记不牢?单词复习没头绪?那么你需要
做你最贴心的单词小棉袄
那些有关单词的烦恼,统统抛掉!
以上就是关于2名90后中国留学生入职MIT当教授的所有内容啦!希望对看完的你也能点燃奋斗的火花!坚定留学的信念!如果有任何问题都可以来雷哥单词进行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