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康普顿斯 / 马德里康普斯顿大学博士,公立马德里康普卢斯顿大学简介

马德里康普斯顿大学博士,公立马德里康普卢斯顿大学简介

公立马德里康普卢斯顿大学简介学校位于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市区附近,马德里是一个美丽、多彩的城市。马德里是一个非常热闹的城市,这里充满了学生和年轻人。184个科系,提供76个官方承认的学位。马德里康普卢顿斯大学提供的教学质量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其中计算机科学、管理信息系统、工商管理、经济学都是最好的。

公立马德里康普卢斯顿大学简介

马德里康普卢顿斯大学正式建校于 1499 年,但其源头可追溯到 1293 年。在全国29所公立大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经过近5个世纪的发展壮大,已发展成为西班牙规模最大,历史最古老的大学,也是科系最齐全的大学,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专业,包括文科和理科,其中学校主要的优势专业是人文科学,在西班牙很有声望。自1509年,大学就拥有了艺术和哲学,神学,加农法律,文学,医学5个系。如今,大学设有9个系马德里康普斯顿大学博士,公立马德里康普卢斯顿大学简介,1个计算机工程学院,6个分校,197个专业,学位范围几乎覆盖了在欧洲全部的专业和领域,在人文,数学和自然科学,健康科学,社会科学领域授予70个学位。

地理位置

学校位于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市区附近,马德里是一个美丽、多彩的城市。每年有超过 50 万游客前来游玩这里的海滩、品尝这里的美食。马德里是一个非常热闹的城市,这里充满了学生和年轻人。马德里的气候特色为夏季温暖干旱、冬季较为凉爽。高原四周均为山脉 , 切断了海风, 冬冷夏热的高原几乎是干燥的大陆性气候。

院系专业

大学提供物理、化学、数学、法律、政治学等课程。大学下设共有 20个学院,6 个专科学院马德里康普斯顿大学博士, 184个科系,提供76个官方承认的学位。每个系设有教研室、图书馆、书店和复印社等部门。

A. 研究生院课程: 提供 物理、化学、数学、法律、政治学 等专业的研究生文凭课程。

B. 本科课程:提供 生物、物理、化学、数学、法律、政治学、公共政策、西班牙文、计算机科学、管理信息系统、地理、历史、艺术史等专业的本科课程。

研究生院、本科、专科及MBA 课程入学时间:每年的 2 月、10 月。

大学预科课程入学时间:每年的 2 月、10 月。

专业推荐

马德里康普卢顿斯大学提供的教学质量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其中计算机科学、管理信息系统、工商管理、经济学都是最好的。

就业含金量

马德里康普卢顿斯大学的教育侧重于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应变能力训练的作风,使得该校毕业生在就业方面极具竞争力,能快速找到理想的工作且能很快适应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

学校为国际学生提供的帮助

火车和公共汽车为乘客提供快速、廉价的服务。火车和公共汽车还和市中心之间建立交通大学校园,方便学生出行。学生在这里能够享受和平的学习气氛,有助于学业的顺利完成。

入学要求

1. 高中以上毕业,年满18周岁

2. 高中或同等学历以上,英语基础,具有较好的听、说能力。

3. 具有一定的西语基础。

马德里康普斯顿大学博士,活动回顾丨艺语西东·马德里美术学院与南艺美术学院学术交流周系列活动

回 顾 纲 要

█油画工作坊、雕塑工作坊

█两院教师作品交流展

█系列学术讲座

█马德里美术学院与南艺美术学院师生交流会

艺 语西东

España-China: de artí

西班牙马德里美术学院与南艺美术学院学术交流周

█油画工作坊、雕塑工作坊

油画工作坊

本次油画工作坊由马德里美院院长、教授艾雷娜·冈萨雷斯女士主持。主要内容共有两门课程:马德里美院油画材料与修复系主任贝德·罗·德隆·曼里格教授指导的油画材料与人体写生课和马德里美院解剖与素描系主任、教授卡门·贝蕾斯·冈萨雷斯女士负责的解剖与素描课程。

马德里美院解剖与素描系主任卡门·贝蕾斯·冈萨雷斯教授正在授课

卡门教授讲授了解剖造型的基础知识并介绍了马德里美院相关课程情况,比如通过互联网将学生引入学院的虚拟课堂,再结合工作坊作现场示范,这种授课方式给油画专业同学带来了较好的学习体验。马德里美院积累了几百年的解剖教学案例模板和人体素描资料,均可通过虚拟端查阅下载并在工作坊人体素描课程中使用。利用这些资料,工作坊同学可在手臂写生作业中对照人体模特和模板修正了部分标注骨骼和肌肉的错误,并巩固相关知识。

马德里美院油画材料与修复系主任贝德·罗·德隆·曼里格教授正在授课

贝德·罗教授的油画材料课程介绍了一些中国师生不太了解的欧洲传统湿壁画、坦培拉、油画等画材底料、媒介剂及其工艺性能。在人体写生课堂上,贝德·罗教授示范了部分画材操作的流程,重点纠正了中国同学写生程序中的不规范行为,结合课堂实际,传授了近年来国际上新型的醇酸树脂油画颜料的使用技巧,并与油画系师生进行了多种形式的互动交流。

南艺美院副院长章文浩教授、西班牙美院贝德·罗·德隆·曼里格教授和油画工作坊同学合影

雕塑工作坊

马德里美术学院的三位教授在雕塑系工作坊授课一周,以一个人体模特写生为题,做了素描和泥塑的练习,通过课程的进展,同学们慢慢的体会到了马德里美术学院严谨、学术、精益求精的治学传统。他们的基础课程教学是在以一种科学态度,严格地遵循着比例、动态、解剖、基本形体特点进行训练,这是作为一个艺术家必须具备的专业素养。经过交流得知教授们在指导学生创作时完全是另一种态度,让同学们放开手脚,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通过为期一周的工作坊训练,同学们收获颇丰。

马德里美院院长艾雷娜·冈萨雷斯教授和贝德·罗·德隆·曼里格教授正在授课

卡门·贝蕾斯·冈萨雷斯教授正在授课

艾雷娜·冈萨雷斯教授正在授课

雕塑工作坊师生合影

█两院教师作品交流展

2019年4月23日下午

作为马德里美院、南艺美院学术交流周的一部分,由西班牙马德里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共同主办,南艺美术学院承办的“艺语西东——马德里美术学院与南艺美术学院教师作品交流展”2019年4月23日在美院展览馆开幕。

马德里美院院长、教授艾雷娜·冈萨雷斯女士,油画材料与修复系主任贝德·罗·德隆·曼里格教授,解剖与素描系主任、教授卡门·贝蕾斯·冈萨雷斯女士,南京艺术学院校长刘伟冬教授,美术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蒋芸,美术学院副院长章文浩、束新水、商勇、尹悟铭,油画系主任张新权、副主任蓝剑,雕塑系主任朱智伟,壁画系主任吕晓雯,油画系教授王浩辉、邢健健、曾昭强,壁画系教授赵晓华、基础部主任刘波等,连同美院师生两百余人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由美院副院长章文浩教授主持,艾雷娜·冈萨雷斯院长和刘伟冬校长分别致辞。

马德里美院院长艾雷娜·冈萨雷斯教授致辞

南京艺术学院校长刘伟冬教授致辞

艾雷娜院长感谢南艺举办了此次两院间的学术交流周,使他们能够有机会了解南艺美术教育的特色与传统,也希望两院今后能够有更多的交流与合作。刘伟冬校长在讲话中肯定了此次学术交流周的意义与效果,勉励美院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拓宽专业视野,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提升专业教学和学术研究的质量和水平。

南艺美院院长周京新教授与党总支书记李彤教授因公务外出,在展览开幕前提前参观了展览。

█系列学术讲座

2019年4月22日

运动与成长中的人体结构解析

主讲人:卡门·贝蕾斯·冈萨雷斯 教授

主持人:李彤 教授

西班牙马德里美术学院与南艺美术学院学术交流周系列活动进行了第一场讲座,由西班牙美术学院解剖与素描系主任、教授卡门·贝蕾斯·冈萨雷斯女士主讲《运动与成长中的人体结构解析》。活动由美术学院党总支书记、常务副院长李彤教授主持并介绍来访的西班牙美术学院的教师。

本次讲座首先介绍了马德里美院的艺术教学,分享了学生如何运用解剖学知识参与艺术实践。教授认为作为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要有解剖学的支撑,才可以创作出使人信服且动作协调的人物形象。围绕人体结构的主题,她分三个层面进行了讲解:

首先,区分出人体结构的四种形态:“瘦长型”、“矮胖型”、“健美型”、“异于常人型”。同时根据年龄、性别、种族的差异,解析了不同“头指数”、“面角”数值的头颅结构。提出创作绘画和制作动画时,艺术家塑造人物造型应当与解剖学的“体型”原理相结合,赋予人物特定的性格与情绪。

卡门·贝蕾斯·冈萨雷斯女士正在讲座

其次,聚焦于人体结构不同年龄阶段的变化。根据年龄的不同,人体的各项比例也会随之变化,且这种变化符合一定的规律。人体在发育高峰期之后,头部的比例变大,四肢的指数下降,骨质密度以及肌肉含量衰减,以至骨骼发生改变。

最后,教授强调了性别、基因对人体结构的影响。男性与女性因为发育早晚的不同,造成身型比例与骨骼关节的差异。通常来说,女性骨盆开口较大,倾斜程度较高;男性的脊椎则更长,肌肉组织更结实。所以在了解解剖学之后,才能体现性别的特殊之处,且可以夸张男女不同的特征以突显区别。

在讲座的尾声,教授分享了几位西班牙画家的解剖学主题作品,并展示了马德里美院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对不同形态的肌肉与骨骼的练习方法。通过卡门·贝蕾斯·冈萨雷斯教授的详细讲解,使得同学们认识到全面立体地掌握解剖学,会给艺术创作提供很大的帮助。

2019年4月23日

雕塑的技巧与材料发展

主讲人:艾蕾娜·冈萨雷斯 教授

主持人:朱智伟 副教授

艾蕾娜·冈萨雷斯教授分享了西班牙雕塑的类型以及生动形象地表现人体的雕塑方法。雕塑分为雕、刻、塑三种类型,艺术家通常经过添加或削减原材料的方法进行雕塑创作。

雕塑的原始材料有木头、石头、粘土三种类型,艺术家根据原材料材质特点用不同工具进行加工。西班牙的木雕,多源自对神话的想象以及对宗教的热忱,所以木雕常用于宗教活动与仪式。艺术家凭借对宗教的想象,创作出极具艺术张力及展现戏剧冲突的雕塑作品,以表达人与上帝的沟通。虽说木雕作品的灵感来自于圣经或是神话故事的某一场景,但木雕中人物的形象,衣物等是源于现实,使得观者更易沉浸其中。在当代艺术家大胆地突破下,西班牙的”圣周”期间展出的木雕作品融合了现当代观念,创造出区别于传统的新型宗教题材木雕。

不同于木雕,石头作为原材料更难被塑造,因此教授提出石雕的创作需要系统性地规划与操作,艺术家根据石头的材质、纹理,进行构想后再展开加工。同时为了达到艺术家本人的意愿,会将其进行反复修改。

与前两者相比,粘土具有极强的延展性,艺术家们通常分步骤进行泥塑创作,先内部后外部,局部不满意即可打破重塑。粘土主要分为两种马德里康普斯顿大学博士,一是石头经过风化演变成的粘土,其可塑性强,粘性不大。二是经过水流冲击沉积变成的粘土,虽搬运不便,但数量多且更为平滑,更常被艺术家们使用。现今人类对粘土已有科学的认识马德里康普斯顿大学博士,活动回顾丨艺语西东·马德里美术学院与南艺美术学院学术交流周系列活动,然上古时期的人类就已经精于泥塑造像,赋予其生命力,并且这种泥塑的手法几千年来都未有过多的变化。如此,艺术家可根据原材料特质,结合自己的喜好和意愿,创作出规制不一的雕塑,表现出自己对社会和自然的独特见解。

艾雷娜·冈萨雷斯教授正在讲座

那么,如何在雕塑作品中表现人体,使之更生动,形象?教授强调了黄金比例的作用。自古迄今,历代的雕塑家都在不停地探索自己的方法,企图表现出更有创造力和生命力人体。

从古埃及至古希腊,创作者就以几何学为基础,试图摸索出接近完美的人体构造。他们提出优美和谐的人体无论是身体或脸部都得符合黄金比例。这让艺术创作更为简单,但艺术家在现实塑造人体时,不应局限于数据,而是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艺术加工和审视,才能创作出鲜活的人物形象。现当代艺术家们在雕塑中融入各种动作,打破原有的约束,使人体不再呆板。同时为了维持雕塑的平衡,他们需要研究不同体态下主体的物理受力点,雕塑创作的技巧方法更为系统。

讲座的最后艾蕾娜·冈萨雷斯教授对本校学生给予了厚望,希望他们能将自己的审美注入雕塑创作,在此领域有所发展。

2019年4月24日

西方油画的材料与风格演变

主讲人:贝德罗·德隆·曼里格 教授

主持人:蓝剑 副教授

今天贝德罗·德隆·曼里格教授就油画的材料与西班牙油画风格的发展进行性了详尽地讲解。为了更好地切入主题,他简要地回顾了西班牙阿尔塔米拉的洞窟壁画到文艺复兴时期油画的历史,以此引出对油画材料使用方法的叙述。

通常来说,油画创作有四个步骤,准备支撑装置、上底色、上底漆以及上色。支撑板分为坚硬的木质品、玻璃和金属,或具有弹性的丝织物、动物皮、羊毛纸、尼龙混纺等人工合成物,这类支撑物重量较轻,吸收能力较强,显色度较高。在上底色时,画家会先用增稠剂、填充剂、溶解剂等化学材料,让画板表面更为平滑,颜色就能更好地附着。并且为了增强视觉对色彩的分辨,艺术家们一般会选择纯白以外的底色。然后,会涂抹从动物身上提取或者人工合成的底漆,这类底漆含有锌和钛白的成分,且不含油。至此完成了油画材料的前期准备,进而画家便可进行上色。油画的颜料提取分为三类:一是提取自矿石中,后因会破坏环境现今已鲜少有人使用;二是从动植物中提取的有机颜料;三则是从矿物质如粘土、赭石、铁中提取的不同颜色。画家在上色时会将这些颜料与增稠剂、填充剂、媒介相融合,使之更具有流动性。

贝德·罗·德隆·曼里格教授正在讲座

接下来,教授分析了绘画中的不同技法,重点落在与颜料进行混合的诸多媒介上。常见的媒介分为不含油的和油性的,例如出现在湿壁画和蛋彩画中的石膏与蛋清,以及酪蛋白、动物胶、橡胶材料、丙烯、水彩等。油性的融合剂一般从亚麻籽、罂粟、坚果中提取,它们需要与颜料完全调和后才可以使用。另一种现代人工合成的油性材料是提取于石油中,调和时可根据需要加入水或油,具有快干的特质。此外还提及了一种使用腊的油画,其技术难度较高,须保持腊一直处于液体状态,与颜料融合。了解完油画材料之后,教授分享了西班牙16、17世纪的油画。这个阶段油画材料转型,绘画风格发生剧变,例如全新的露天风景画。现今我们会用X光等科技手段,探究当时的绘画步骤、技巧与材料。

最后,贝德罗·德隆·曼里格教授提出画家的使命是用自己喜欢的工具,创作出令人信服的画作。

2019年4月25日

西班牙艺术史

主讲人:艾蕾娜·冈萨雷斯 教授

贝德罗·德隆·曼里格 教授

卡门·贝蕾斯·冈萨雷斯 教授

主持人:商勇 教授

西班牙艺术传统可溯源至古罗马,后一直延续罗马时期的绘画技法,可谓是“保守主义”的天才。今天在艾蕾娜·冈萨雷斯教授、贝德罗·德隆·曼里格教授和卡门·贝蕾斯·冈萨雷斯教授的带领下,我们了解到了从文艺复兴至21世纪西班牙历史上重要的艺术家,以及他们表现人体的绘画技巧。

16世纪到17世纪属于西班牙的黄金时期,此时涌现了一批极富盛名的文学家和艺术家。比如今天提到的埃尔·格列柯、委拉斯凯兹、苏巴朗、胡赛佩·德·里贝拉和巴罗洛梅·埃斯特巴·穆立罗五位画家。埃尔·格列柯一直从事宗教和古典神话题材绘画的创作,他笔下的人物形象相对修长,例如著名的《手扶胸膛的贵族男人》。同时代的委拉斯凯兹擅长古希腊神话与社会风俗题材的绘画,他能刻画出极具古典审美的人物形象。教授以《宫娥》、《火神的锻造厂》、《酒神的胜利》为例,从画中人物,静物摆设,构图特点,光线等不同角度分析了委拉斯凯兹的绘画技巧。苏巴朗也精于宗教题材的绘画创作,其画作强调明暗对比,增加了戏剧冲突性与画面张力,如《忏悔的圣彼得》。同时他也是当时著名的静物画家,其静物画景深较浅,光线反射明显。被视为卡拉瓦乔继承者的胡赛佩·德·里贝拉,则能运用光线的明暗对比塑造出肌肉富有张力、面部表情鲜活的人物形象,如《圣费利佩的殉教》、《玛丽亚》、《我愿为主耶稣作证》等作品。巴罗洛梅·埃斯特巴·穆立罗是属于安达卢西亚地区的画家,其宗教题材的画作大都保存在西班牙,西欧其他的国家则多收藏他儿童题材的绘画。穆立罗长于描绘处于不同阶层的儿童形象,能够准确地将情绪表现于人物的面部,抓住他们最吸引人的瞬间。

马德里美院三位教授共同主讲本次讲座

18世纪中期浪漫主义画家戈雅也延续了历史和神话题材的作品创作,如《5月3日夜枪杀起义者》,讲座中教授主要分享了他的素描与草图,可以看出戈雅用精简却极具表现力的笔法刻画了人体动态、动物肌体、斗牛场景以及社会生活。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西班牙艺术风格发生巨变,印象派至此兴起。印象派画家索罗亚绘制了多幅描绘地中海沿岸风光的画作,如《捕鱼归来》就可充分展现了他对强烈阳光下的明暗变化的处理,以及使用不同色阶的白色表现光线强弱的技巧。

20世纪初整个西方绘画史趋向于反叛传统、全面革新,因此诞生了许多新的艺术形式。毕加索、达利、安东尼奥·洛佩兹是当时最具代表性的三位画家。毕加索作为抽象派艺术大师,在短暂经历了蓝色时期与粉红色时期后,致力于立体主义绘画的创新。比如《亚维农的少女》将非洲面具原始与西方人物形象相结合,画面中选用不同颜色处理被割裂出的多个空间。闻名遐迩的《格尔尼卡》大胆地去除所有色彩,以黑白诠释出了残忍的战争场景。毕加索作品的构成元素虽然简单,但其绘画技巧确是不可复制的。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给予了观者全新的视觉体验和思维想象,教授提出无论是哪种艺术工作者,其画作《永恒的记忆》都能带去无限的灵感。安东尼奥·洛佩兹则重新回归现实主义,以一种创新的方式展现出了他对现实生活的独到见解,《盥洗室》、《大马路》等作品即可很好地体现他对角度的精确计算,以及对色彩的掌控。

最后,教授简单介绍了玛丽亚·莫雷诺、赫南·科尔特斯、米格尔·巴尔塞洛、丽塔·卡贝鲁特等现当代画家,他们或沉浸在缤纷的色彩世界,或聚焦于对现实社会的批判,使得久积弥厚的西班牙艺术焕发出新的活力。

█马德里美术学院与南艺美术学院师生交流会

2019年4月26日

主持人:商勇 教授

今天是我校与马德里美术学院交流周的最后一天,根据教育传统的不同,我校师生就师资队伍、培养过程、学术科研等方面与艾蕾娜·冈萨雷斯教授、贝德罗·德隆·曼里格教授、卡门·贝蕾斯·冈萨雷斯教授展开了交流与讨论。双方以各自学院的教育模式作为开始,了解学生知识结构的差异。

马德里美术学院从属的康普斯顿大学是综合类院校,鼓励艺术、医学、文学、哲学等不同专业的老师组成团队,进行跨专业、多角度的专题研究。艾蕾娜教授提及学校并未单独设置艺术史理论专业,而是重视理论与实践的双向培养,学生毕业时不仅要求创作类作品的展出,还需要完成一篇符合规范的高质量论文。学校同时注重学生在校期间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不仅要寻求自己的艺术特色,还须了解社会和市场,能够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完成作品。因此学校会与市政厅、医院等公共服务部分签署协议,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据此,我院老师提出除了艺术论坛的形式,还应该落实两校艺术实践的交流。艾蕾娜教授表明两校可以经国际交流处签订协议,建立互动机制。马德里美院即可提供年轻老师访学的机会,学生也可以交换生的方式进入课堂学习。

南艺美术学院副院长商勇教授发言

与国内不同,马德里的高中艺术教学直接对接大学专业,艺术选科类学生在高中时期不需要学习艺术以外的学科,三年后通过独立的学业评测即可进入艺术院校深造,马德里美院为本科一二年级的同学设置了通识性的基础课程,三四年级则由学生自主选择专攻的学科。西班牙美术学院课程设置分为四个专业,分别是纯艺术类,设计,艺术教育与文物修复。各专业的课程计划分为课上讨论和课业报告,独特的 “虚拟教室”设置便于教师布置每周作业、提供参考书目等等,学生可自主上学校官网进行查找,非常便捷。

艾雷娜·冈萨雷斯教授发言

交流期间还集中讨论了艺术类教师的品评考核,马德里的教育部认定教师分为四个级别: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与普通美院老师不同,综合大学的美术学院需要博士学位。正式入职时就得提交已发表的五个艺术作品,由教育部判定是否合格。而后教师每隔6年必须发表5个作品,包含创作和论文免联考在职研究生,这直接促进了教师学者们对现当代艺术的思考创新,艺术家短期内作品也会呈现出多重面貌。

在交流会的最后,艾蕾娜·冈萨雷斯教授对我校的邀请表示感谢,称赞我校学生积极参与讲座和工作坊的认真态度,我校老师也十分感谢马德里美术学院三位教授在此次交流周给予的大力支持与帮助。

文字:蓝剑、朱智伟、秦艺心、朱曦

图片:黄巍、胡媛媛、蓝玲

审稿:商勇、章文浩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xuewei.guojishuobo.com/kangpds/18106.html

xiao11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guojixuewei@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